在焦慮星球上微笑

射手媽咪婷婷
·
(修改过)
·
IPFS
·
與其打肉毒桿菌,不如重新建構你的審美觀,做點不用動刀的心理手術。
圖片來源:博客來

閱讀這本書的前一晚,住家附近發生了震撼全台的槍擊案,鄰居們紛紛表達恐懼的感受,亦有人表示整晚都焦慮到睡不著,而看著這些訊息的當下,抬頭看到早餐店的電視正播放這則聳動的刑事案件,記者並推估未來可能會有黑道復仇的情景上演,這些新聞媒體所扮演的角色並不單純只是呈現真相,而是向社會大眾販賣焦慮與恐懼。

看著我自己的個人介紹,我描述自己為「資訊焦慮症患者」,原因是一直以來我都很關注社會大小事,在接收這些訊息的過程中會不時讓心情隨著新聞而高低起伏,也會擔心遺漏了什麼獨家消息而錯過與朋友討論的機會。

但隨著生活環境與職業身份的轉換,我開始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我的焦慮也順勢轉向,似乎無論身處在哪裡,都有永遠擔心不完的事情,而《在焦慮星球上微笑》這本書中講述的便是現代人時時面對焦慮的氛圍而深陷其中的真實經歷。

作者在書中講述我們都被鼓勵追求未來而不滿足於當下,看著身材窈窕的模特兒便期望自己也能擁有,其實我們真正需要的一切都已在這裡,我們最需要的反而是放下什麼都需要的念頭。但換個角度思考,倘若每個人都對生活感到滿意而不想刻意去追求,那恐怕就會對經濟產生影響,所以不難理解為何電視台需要收視率而下聳動的標題、百貨公司特賣會製造緊張的氛圍來促進消費的道理。

書中提到一個很棒的觀點即是「想要就是缺少」,也因為這個「想要」而讓我們無窮無盡地去追尋,然而得到並不能使我們感到平靜,反而會在短暫的快樂之後更汲汲營營去追求下一個目標,當然有目標並非壞事,但如果因此感到嚴重焦慮而影響日常生活,那就真的有必要好好檢視一番並作出調整。

要如何降低焦慮並遠離恐懼?我認為拿回自己的「主導權」很重要,作者在書中說關掉手機通知,並且不要讓他人認為自己必須隨時都在,有時候試著讓別人等一下也無妨,很多時候我們不僅想要迎合他人的期待,也太過在意他人的評價而苛求自己,於是「恐懼」於不被人喜歡變成了「焦慮」時時折磨著自己。

作者告訴我們感受「焦慮」這件事並不羞恥,反而逃避才會讓事情無法好轉,並且必須要真正接受現在的自己,也接受每一個痛苦的時刻,唯有接納這些情緒才能使其緩緩地隨著時間流逝。

這是一本讀了令人很有共感的療癒書籍,也不單只是口號式地想振奮人心,而是真誠地訴說自己曾經面對的痛苦經歷,並且分享自己如何去覺察與反思,當然這跟求助專業醫療並不相斥,只是讓讀者們感受到我們並不孤單,我們可能都曾經經歷過焦慮的感受(或正處於焦慮),卻很少認真去思考焦慮的來源,可能是電視媒體、同儕、網路科技⋯⋯等,我們並非沒有選擇,只要我們願意靜下心來欣賞自己,便會發現許多過往的不滿足來自於外界的影響與誘惑,進而讓自己的內心感到匱乏,其實只要把這個連結給弱化,偶爾讓自己沐浴在沒有「經濟」效益的環境中(例如森林、美術館、圖書館),便會發現生活的美好隨處可及,不需要靠掌控與爭奪才能獲得。


以下收錄本書的金句如下:

我們需要找出什麼對我們好,其餘甘心放下。
性並不是真正的商機所在,真正的商機是「恐懼」。
我們被鼓勵擁抱未來,放下過去,想要下一樣東西,不要現在已經擁有的東西。
與其打肉毒桿菌,不如重新建構你的審美觀,做點不用動刀的心理手術。
別為你無能為力的事情煩惱,不如去做你使得上力的那些事。
寂寞的解藥不是隨時有人陪伴,而是找到自己獨處也快樂的方法。
接受自己正處於接受不了的狀態。
不要拿自己生活中最壞的部份,與別人生活最好的部分比較。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兒童繪本】有誰撿到我的東西?

爺爺的鏡子:少年、黑貓與一場拯救爺爺記憶的鏡中冒險

練習,拉近了我與天才的距離:王牌左投和田毅的野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