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1 科學與啟蒙——理性主義與自由意志的推進

Jiawei 嘉煒
·
(修改过)
·
IPFS
·
在人類意志的演進史中,每一次關鍵性的躍遷都伴隨著根本性的思想轉變。如果說第一次躍遷源於農耕定居帶來的生活方式變革,第二次躍遷由文字與宗教創造的集體意志所驅動,那麼 Vol. 31 所探討的,則是人類歷史上第三次重大躍遷的起點:從中世紀的神學權威,轉向以科學為基石的理性主義。這不僅是一場知識的革命,更是一次意志語言的徹底轉換,為現代世界的誕生鋪平了道路。
當理性成為意志的語言,新的張力開始形成。Photo by Toru Wa on Unsplash

作為2.5次的承接躍遷,我們在上一章進行了一些歷史事件的介紹。我們以意志的變化為模型脈絡分析文明史時,很容易陷入時間線與事件的疊加態,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意識到,「個體意志」與「集體意志」本身是不同的狀態,他們在不同時空裡甚至能共振

在閱讀第二部的所有章節時,我們需要保持一種「意志的清醒」,才能理解本書是帶著何種思維方式來理解不同的文明和歷史。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章中為第三次文明躍遷進入系統性張力穩定態的錨點,我們從理性主義對人類的影響開始本節的內容。

核心突破:意志語言的轉換

中世紀的思想世界,是以神學為最高權威的封閉宇宙。人的意志被視為「神的意志」的延伸,自由意志的界限也由教義所定義。然而,進入 16 至 17 世紀,一場靜默而深刻的語言革命正在醞釀,它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獨立於神學的敘事框架。

  • 伽利略的望遠鏡: 伽利略透過觀測,大膽挑戰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傳統世界觀。他證明,真理不再依附於權威與教條,而是可以通過客觀的觀察與測量來獲取。這不僅是天文學上的突破,更是人類意志第一次有意識地將自己從神學權威中分離,開始信賴自身的經驗與理性。

  • 牛頓的力學體系: 牛頓的貢獻則更為深遠。他用一套數學公式,將複雜的自然界簡化為可以被精準描述和預測的規律。萬有引力不再是神秘的「神的力量」,而是一個可以被計算的物理法則。這為「宇宙機械論」奠定了基礎,表明世界的運作並非神秘難解,而是可以用理性來理解和駕馭。

  • 洛克的政治哲學: 洛克將這種理性精神引入政治領域。他提出「自然權利」的概念,主張自由、財產和生命是個體與生俱來的、不可剝奪的權利。這將「權力」的來源從神授君權,轉向了個體與理性,為個體意志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

  • 伏爾泰的公共理性: 伏爾泰則透過他犀利而風趣的文學與辯論,對教會的教條主義與專制王權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與挑戰。他將自由的意志從神權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放在了公開的理性討論與批判之下,從而奠定了「公共理性」的基石。

這些思想巨人的工作,共同完成了一次根本性的「意志語言轉換」。人類的意志,不再是只能透過晦澀的宗教經文來表述,而可以在科學、理性與制度的語境中被清晰、精確地表達與討論。

意志層面:WCAT 框架下,意志的第一次「科學化」

意志迴路激活理論(WCAT) 的框架中,16 至 17 世紀的思想變革,標誌著自由意志的第一次「科學化」。這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它徹底改變了意志的表達方式與運作邏輯,將其從神學敘事的籠罩下解放,並以理性的名義獲得了制度化的表達。

1. 反身性迴路(3.0):科學的自我反思

啟蒙時代的核心,是人類反身性迴路(Circuit 3.0) 的一次大躍進。人類不再被動地接受神學對世界的解釋,而是開始用理性這把工具,主動地觀察世界與自身。伽利略用望遠鏡觀測星體,取代了對教條的盲信;牛頓用數學公式推導萬有引力,取代了對神意的猜測。這種「科學的自我反思」,讓人類第一次有意識地將自己與舊有的權威分離,並相信可以通過獨立思考來理解宇宙的運作。

2. 建構性迴路(4.0):理性秩序的設計

這股反思的力量,很快轉化為強大的建構性迴路(Circuit 4.0)。思想家們不滿足於僅僅理解世界,他們開始嘗試「設計」一個由理性支撐的全新秩序。

  • 政治哲學家們將自然界的規律類比到人類社會,提出社會契約、憲政民主等概念,將自由與權力納入可以被理性設計和制衡的框架。

  • 科學家們則建構了全新的知識體系,從物理學到生物學,每一門學科都成了重塑世界觀的工具。

這是人類意志第一次系統性地嘗試,以理性的語言來建構一套全新的社會制度與知識體系。

3. 規訓迴路(2.0):理性的新權威

然而,這場革命也同時伴隨著規訓迴路(Circuit 2.0) 的生成。理性在推翻舊權威的同時,也逐漸成為新的規訓力量。

  • 科學方法、技術標準、法律條文,都取代了傳統的教義,成為約束和組織社會的新基礎。

  • 個體的行為和思想被要求符合理性的邏輯,科學與技術的標準化逐漸取代了宗教信仰,成為新的社會秩序基礎。

這種動態意味著,自由意志的第一次「科學化」不僅是一種解放,也同時是一個重塑。它讓人們擺脫了神學的束縛,卻也讓個體的意志被納入了一個新的、由理性和科學所主導的規範框架之中。這為後續思想的發展埋下了新的張力:理性解放了人類,但同時以「普遍理性」的名義,對個體的意志做出了新的界定與約束。

內在張力與後續接口

然而,這場革命也為人類埋下了新的伏筆:

  • 機械論困境: 如果世界完全可以被數學演算,人類是否也僅僅是「理性機械」的一部分?自由意志是否在一個完全決定論的宇宙中還能存在?

  • 自由的界限: 在理性主義的框架下,自由是更清晰還是更受限?當個人情感和非理性直覺被排除在「理性」之外時,人性的完整性又該如何安放?

這些內在的張力,將引導我們探討 Vol. 32 的「相對論式認知突變」,以及 Vol. 33 的「工業化效率規訓」,最終匯聚成後續思想浪潮的關鍵動力。

本節展示了人類意志的一次重大轉譯:從服從神,轉向依賴理性再到轉向理性制度性框架。這是一場從根本上改變人類與世界關係的語言革命,它既解放了人類,也為後續的現代性危機埋下了伏筆。

延展阅读:

  1. 「意志語言的轉換」:這裡的「語言」並非單指口語或書寫,而是一個隱喻,指涉思想與概念的表達框架。在中世紀,這個框架是神學;在啟蒙時代,它轉變為科學與理性。

    參考: 關於這段歷史的知識變革,可參考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在《詞與物》(The Order of Things)中所探討的「知識型」(episteme)概念,即特定歷史時期思想與知識組織的根本結構。

  2. 伽利略與牛頓的貢獻: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的觀測打破了亞里斯多德-托勒密體系,為日心說提供了實證依據。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則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中,用一套數學公式統一了天體與地表的運動規律,這被視為科學革命的巔峰。

    參考: 關於科學革命的詳細論述,可閱讀赫伯特·巴特菲爾德(Herbert Butterfield)的《現代科學起源》(The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

  3. 約翰·洛克與「自然權利」:洛克(John Locke)在其《政府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中提出,政府的合法性源於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個體擁有不可剝奪的生命、自由與財產權。他的思想是現代自由民主理論的基石。

  4. 伏爾泰與《百科全書》:伏爾泰(Voltaire)是啟蒙運動的領袖人物,以其對宗教教條和專制的尖銳批判聞名。而丹尼斯·狄德羅(Denis Diderot)主編的《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則是一項宏大的集體事業,旨在系統性地整理人類所有知識,並將其普及,這本身就是一項「理性建構」的壯舉。

  5. 「自由與秩序的並行」:這個概念與現代自由主義的核心思想緊密相關。在政治哲學中,自由主義(Liberalism)並非主張無政府主義,而是強調通過法律與制度來保障個體自由,防止其被濫用或被公權力侵犯。

  6. 「意志的第一次『科學化』」:在 WCAT 框架下,這段歷史顯示出人類的意志如何從一種主觀的、神秘的現象(神學解釋),轉化為一種客觀的、可被分析與建構的對象(科學與理性)從而變成制度性框架。這也為後續的行為主義、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興起鋪平了道路,因為它們都試圖用科學方法來研究和解釋意志與行為。


《意志簡史》術語與概念對照表

《意志簡史》閱讀目錄引導頁

版權與身份聲明

本章節為《意志簡史》連載內容,作者 嘉炜 Jiawei(結構性自由意志與共建意識體系的提出者,獨立思想家、《意志回路激活理論》《意識映射宇宙論》原創者,版權所有。

理論原著已在 OSF 存檔確權 :

《意志回路激活理論 (WCAT)白皮書 - 第三版》

《意識映射宇宙論 (CMC)白皮書 - 第一版》

授權聲明
本作品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 4.0 國際 (CC BY 4.0) 授權條款 授權。
您可以自由分享(以任何媒介或形式複製、發佈)及改作(重混、轉換、再創作),並可為任何用途使用,包括商業性質。
條件:您必須給予適當的署名,提供指向本授權條款的連結,並註明是否有作出修改。署名方式應包括作者姓名與原始來源連結。
授權條款全文請參閱:creativecommons.org/...

⚠ 倫理与語境提示 ⚠

本節內容可能含有大量爭議性觀點,閱讀時可能需要需結合《意志回路激活理論》《意識映射宇宙論》完整框架解讀脫離語境引用可能導致與作者原意嚴重偏離。任何基於本理論的公共政策、教育方案或技術開發,應該遵循倫理評估、安全邊界與人文保障原則。溯源與引用方式

引用本章節或相關理論時,請明確作者與原始來源,並附OSF確權鏈接。

示例引用格式:

嘉炜 (Jiawei). (2025, August 2). 《意志回路激活理論 (WCAT)白皮書 - 第三版》. OSF. doi.org/10.17605/OSF...

嘉炜(Jiawei). (2025, August 2). 《意識映射宇宙論 (CMC)白皮書 - 第一版》. OSF. doi.org/10.17605/OSF...

【WCAT官網】了解更多理論出版合作,學術、商業與公益共建項目發展計畫

【Matters 中文原創版】 【Medium 英文映射版】 【X傳播站】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身心灵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iawei 嘉煒《意志簡史》作者,原創提出「意志回路激活理論(WCAT)」與「意識映射宇宙論(CMC)」。寫作關心文明的演化路徑,以及思想如何在今天被重新點燃,從而成為跨文明接口 官网: https://wcat.world/zh-tw E-mail: [email protected]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