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22 語言:集體意志的引擎
在人類意識的演化長河中,語言的出現,不僅僅是一個工具的發明,更是一次無法回溯的意識大爆炸。如果說我們早期創造的符號,僅僅是為了映射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物理共識,那麼語言,則為我們的心靈,提供了一種映射那些看不見、無處不在的抽象共識——語義的能力。它就像一個在我們集體腦海中被悄然安裝的作業系統,從此,我們不再只…

Vol. 21 零散敘事與集體神話的語義躍遷
從個人故事到集體模因(Meme):人類從無知的恐懼中,通過意志敘事,產生信望從而緩解認知焦慮、奠定最初期的社會秩序。

《意志簡史》閱讀引導頁
這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從無意識的生存機器,逐漸走向有主體感的存在者」的思想筆記。與其說這是一本關於哲學、心理學或意識演化的書,不如說,它是一次嘗試將這三者交會地帶,用一種平易近人但邏輯嚴密的方式,重新構建「什麼是活著,什麼是意志」這樣根本問題的書寫。

Vol.17 真正的AI 的鏡像危機,不是人類將失去「自由意志」,而是「人格被嵌套後放大增強」。
人工智慧的快速進展,使人類首次面臨「鏡像危機」:我們在機器中看到的,並不只是工具性的回應,而是一種自身知識結構系統性地與人類千年歷史文化的結晶共振和交互的過程。

Vol. 16 意義作為方向,而非終點
我們常常被教導要「找到人生的意義」,彷彿意義是一個可以抵達的終點站:只要抵達了,就能獲得安穩、確定與完整。但如果回望歷史與個體的心路,會發現這樣的理解或許正好倒置了:意義並不是一個靜態的答案,而是一種指引方向的向量。

Vol. 15 元反思升級:神經科學助力徹底脫魅基因與模因
在大部分人類歷史中,我們對「自我」的理解被兩種看似不可動搖的信仰所支配:一是基因宿命論:認為我們的性格、能力、甚至命運,幾乎全部由 DNA 的排列決定;二是文化決定論:認為我們的思維與選擇,只是被模因(memes)所塑造的結果,個人不過是文化的容器。

Vol. 14 意志再次陷入危機:在享樂與規訓之間搖擺
意志的危機,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週期性的。當它失去錨點時,會滑向短期快感的享樂主義;當它錨點過於穩固時,又會陷入自我規訓的僵化模式。最令人困擾的是,我們會在這兩個極端之間來回擺盪,像是一條無形的擺錘,永遠找不到真正的平衡。

Vol. 13 意義的反向規訓:當錨點變成枷鎖
如果缺乏錨點會讓意志漂流,那麼過於穩固的錨點則會讓意志陷入另一種困境——被自己建構的意義反過來束縛。

Vol. 12 意志的第一次滑落:缺乏錨定的享樂主義
當意志從內在的真實衝動,變成一個可以被講述、被他人認可的故事後,它的方向感就開始依賴外部的反饋。如果這時,沒有一個足夠穩固的「意義錨點」來固定方向,意志很容易被即時的情緒獎賞牽引,逐漸滑向享樂主義。

《意志簡史》閱讀引導頁
這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從無意識的生存機器,逐漸走向有主體感的存在者」的思想筆記。與其說這是一本關於哲學、心理學或意識演化的書,不如說,它是一次嘗試將這三者交會地帶,用一種平易近人但邏輯嚴密的方式,重新構建「什麼是活著,什麼是意志」這樣根本問題的書寫。

《意识流写作》爱是必然,亦是归处。
这不是写作,而是接收。从内在流动而出,来自意识深处的自动书写。探讨着存在的必然性与自由意愿之间的关系。在这里面没有答案,只有真相。

Vol. 10 意志,是文明的隱形引擎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大多數時候推動變革的,不是技術的發明,也不是制度的改良,而是一小撮人在某個時刻,拒絕順從現有的規則,並為此創造了新的敘事。這種拒絕,並不是單純的叛逆,而是來自一種深層的心理結構——意志。

Vol. 7 意識是人類演化的副產品還是突破口?
在過去幾十年的科學與哲學界,對於「意識」的本質始終存在一個根本的分歧:它究竟是演化過程中的附屬產物,還是人類心智飛躍的關鍵突破?這不是一個純學術的爭論,而是牽涉到我們怎麼看待自己存在的意義。

Vol. 6 意識的渴望如何突破封鎖?
即使我們的教育、社會制度與技術環境,不斷強化著人類的自動化反應與集體模因輸入,意識的渴望仍未熄滅。事實上,正是在這種封鎖越來越緊的時代,那些稀少但頑強的「元反思衝動」反而顯得格外清晰與真實。

Vol. 5 系統二的主權滑落——你的自主選擇權是如何被蠶食的?
當代信息的大爆炸,算法的操控,經濟環境的冷卻,更加讓你的思考能力變成了一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在你還未覺察的日常中,你的自主選擇權已經慢慢被蠶食,系統二的能量也在慢慢地滑向了熄滅。

Vol. 4 為什麼我們很少真的在做「選擇」?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灌輸一個觀念:你的人生是由「選擇」所構成的──你要選什麼科系、找什麼工作、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是,我們可能從來沒有認真想過,我們真的有在做自己的「選擇」嗎?

Vol. 1 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本質差別?
導語|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你什麼都沒做錯,也努力生活,卻越來越覺得「活著」只是一種機械的持續。你明明有選擇,但每個選項都像是別人為你安排的路。你有過這種感覺嗎──人生這台機器還在運作,可是駕駛艙早就沒人了?

Vol. 2 你不是自由地活著,而是被預設地活著
我們是否其實早已進入了,一種由基因Gene和模因Meme設置的人生自動駕駛模式。而當你的人生出現了一種被侵入的空虛感時,這正是你發現這種自動化的人生出現裂隙的關鍵時刻。

微光如歌
在一个情感被编码、真实遭到屏蔽的未来社会,少年宇帆以一段古老琴声,悄然扰动城市系统。他唤醒了沉睡的记忆、冻结的泪水和被遗忘的人心。在算法主宰的秩序下,一场不靠武器的革命悄然发生。未来并未改变,但人们开始仰望天空。

当道德成为一种阻力
与个人意志相违背的道德是否还能称之为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