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身又強身

jiinlin
·
·
IPFS
·

Johnson&Johnson是美國最大最古老的製藥公司之一,「強孫加強孫」或許更正確,因為英文Johnson這個姓就是John的son,翻譯成中文就是「強」的子孫,但有時正確並非最佳選擇,尤其是碰上了頑強鄉巴佬hardheaded redneck。財富五百大Fortune 500𥚃排名第37,也是道瓊工業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Index 三十個公司的一員,產品無數,包括醫療器材,藥物,家用保健品 medical devices, pharmaceutical and consumer  healthcare,件件品質優良,用戶遍佈全球,2018年銷售總額超過八百億美元$81.58billion,淨利一百五十億,聲名顯赫。


老中古智慧,「富貴傳家,不過三代」,這個創業於1886年的家族企業,最前面三位總裁就是父子孫,接下來,睿智的把公司經營權交棒給職業管理團隊,從此家族成員翹起二郎腿,天天在家吃喝玩樂,只分紅不做事,後代子孫還寫了一本書「錢與生俱來」”Born Rich”,撬開超級大亨tycoon ,像喘婆Trump(建築,房地產,投資,娛樂), 彭博Bloomberg(財經新聞,資訊), 范德比爾特Vanderbilt (鉄路,運輸),等等大家族繼承人,對揮霍無度的金錢,酒池肉林的奢靡,及衆所矚目的壓力坦承感受,並且自製自導自演成記錄片公諸於世。用來嘲諷老中,腦電路秀逗short?


強身企業的家用保健品在美國幾乎是每個家庭必備,最著名的旗艦產品flagship product,Tylenol,專治感冒發燒喉嚨發炎過敏流鼻水及一切稀奇古怪的疼痛,幾乎被一般老百姓當成平日生活不可或缺的仙丹靈藥,1955年開始生產,1959就可以直接到街頭西藥房購買,不需醫生處方,直到今日仍然廣受好評,60多年䇄立不搖,所以只要Tylenol一粒在手,任何疼痛藥到病除,人人高枕無憂。哈哈,莫過於相信這個蒙古大夫,有病最好看醫生,別把 Tylenol當糖果吃。


曾經有一段Tylenol的經典傳奇,1982年芝加哥Chicago,有歹徒,至今尚未被逮捕歸案,把西藥房Tylenol盒子裡面的膠囊拿出來塗上致命劑量的氰化物cyanide,並放回原處販售,導致7人因為服用Tylenol死亡,J&J得到消息,立刻將全國所有Tylenol約三千一百萬盒回收recall 下架,當時Tylenol在美國止痛藥市場佔有率高達37%,J&J總收入的20%,J&J也馬上將膠囊capsule生產線更改變成顆粒tablet,讓顧客很容易辨識被歹徒塗抹過氰化物的痕跡,與FDA合作設計出不能被惡意破壞tamper的包裝,而且在報章媒體撰文請求顧客不要再服用膠囊,並免費提供顆粒產品替換。J&J不計一切代價的迅雷危機處理,不但Tylenol死裡逃生,更將J&J全心全意注重顧客安全的信譽推向新的高峰,成為學術研究裡案例分析case study的最佳典範。


J&J其他各式各樣的家庭必備,從嬰兒用品,保健維他命,美容淸潔護膚,口腔,視力,外傷複健,到一般成藥,幾乎除了食品之外,其他日常生活每天需要的零件全部涵蓋齊全,更重要的是每個產品都信用卓著,完完全全以顧客安全為最優先考量,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從未踰越overstep,堅不可摧的信譽,直到近年才出現裂痕。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掉牙智慧又來了,且等著瞧是否「一語成讖」。


鴉片藥物大流感 Opioid epidemic 是美國最近的災難,統計數字顯示2017年就有五萬人因為服用鴉片藥物死亡。這裡的鴉片不是街頭癮君子drug junkies 吸食的毒品,而是跟J&J公司出品的強力鴉片類止痛藥相關的藥品,除了成品,J&J也出產原料讓下游廠商製造其他品牌,而且還參加了推廣市場銷售策略marketing 的制定。


止痛藥強又有效potent 是疼痛病患的福音,J&J的鴉片藥物通過FDA嚴格審查核準放行,理論上不但合法,而且公司可以經由研發這個新産品而獲取暴利,事實證明也是如此這般,毫無意外。但這種強力止痛藥,有一個很大的隱憂,吃多了不但會上癮addictive ,看看歷史裡鴉片戰爭的東亞病夫就可完全理解,還會產生抗藥性drug resistance ,所以愈吃愈多,劑量愈重,加上無良醫生不但不為病人健康著想,費心盡力仔細調整病人能夠忍受痛苦限度的最低劑量,還因為產商提供優厚誘因而推波助瀾,高劑量處方變成財源,醫生錢逐笑顏努力開,病患也雀躍歡欣與疼痛割袍斷義,兩便哉?直到病人被癮頭纏住,等待在最後的終點只有一個結果,藥物過量OverDosed,鴉片藥物上市後約十年,40萬人OD死亡!


事實也有些醫生因為不肯開處強力止痛藥而被病人詬病,我就聽過有病人因為錐心刺骨的疼痛無法站立,吃盡市面上買的到的止痛藥都無法舒解,各種檢查找不到原因,家庭醫生推薦骨科專家specialist ,這專家診所門庭若市,排隊等了兩個月才能看到,專家問診並看完X光片,總結病因是普通骨刺,只需復健,不需吃藥,但病人疼痛的陰影刻骨銘心,要求專家開處強力止痛藥,以防萬一疼痛再度來襲,痛兩個月可沒人受得了,專家不肯,病患不樂,沒錢賺又得罪人,專家是你,如何取捨?


在美國,1994年,賣當勞McDonald的咖啡溫度太高,顧客不小心燙傷,告上法庭還勝訴。死40萬人想要逍遙法外?可能嗎?不但眾多受害家屬跳腳鳴鼓申寃,全美各卅司法部長Attorney General 也紛紛提告,風起雲湧,熱鬧登場!


主要被告defendant 之一就是強身企業J&J,本來寫的是嫌犯suspect,被兒子糾正,嘻嘻,多年繳學費終於有回收,上法庭控告可分為民法Civil Law與刑法Criminal Law,一般公司屬於財團法人,狀告公司大多數都是民法,主要追尋金錢賠償損失,不隷屬刑事犯罪crime,沒有嫌犯也沒有人需要坐牢,理由是經濟犯罪証據搜集不易,也很難界定經濟政策行為的合法性,就像有人因為藥物過量OD死亡,卻無法把責任直接栽到製藥公司頭上。事實上,從藥廠,廣告,處方,販售,到病患,一條長龍缺一不行,人人有份。但如果敗訴,法院裁定製藥公司有責任liable,損害賠償可大可小,尤其如果法官想要殺一儆百,可能會出現判處天價的懲罰性傷害punitive damage 賠償,對公司財務損傷嚴竣。


這一回,歐寇拉河馬州Oklahoma 控告得勝,判處罰鍰五億七千二百萬美元 $572million,消息一出來,J&J股價應聲上漲,Huh?這是啥事兒?股票的不可預測性再度甩出醜惡的腦袋,官方理由是因為大家都認為罰鍰最少十億以上,真好笑,股票不能玩,嘻嘻,只能「投資」,笑話説,買股票輸贏千百萬是投資,打麻將輸贏三兩百叫賭博,必也正名乎?無釐頭的上躥下跳就是賭博人的最愛。這只是一個卅的處分,後面排隊等著上法庭的還有幾十個卅,勝負難料,罰鍰多少更是無從預期,纏訟多年對公司的信譽傷害更是難以預估。在被告名單上的另一個大公司,普渡製藥Purdue Pharma ,因為賠償條件settlement 談不攏,很有可能宣布倒閉。


雖然這個單一事件把J&J這樣的商場巨擘壓跨的可能性很低,但令人擔心的是J&J的總裁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出的態度,心態決定行為,從鴉片藥物這件個案可以看出他為了追求利潤,或許跟年終獎金year end bonus掛鉤?我猜的,不必查証,選擇放棄J&J創業以來堅持顧客健康第一的信譽?


一葉知秋,信譽這東西看不到摸不著,但千萬別小看這無形intangible 的資產,丟掉了很難再找回來,顧客信心逐漸腐蝕erosion,在某一天支柱轟然崩塌,公司前途可虞!但如果你現在馬上跳進電腦賣J&J股票,明顯的衝動基因發炎,需要藥櫃裡的Tylenol壓壓。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时事・趋势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