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人生:我對「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的回答

Anne
·
·
IPFS
·

有時候,我會想:
為什麼只有人有「意識」?
其他動物也會呼吸、會繁衍,卻不會反問自己:「我為什麼存在?」
偏偏是人類,有了這種叫做「意識」的東西,不但不能讓世界更簡單,反而讓世界變得更複雜,甚至「攪亂」了原本自然的秩序。

這像是個設計錯誤。但或許不是錯,只是我們還沒搞清楚它的用法。


🧬 每個人帶著不同的「配備」出生

我不相信所謂的「命運」,但我相信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是帶著一個任務來的

而正因為任務不同,每個人出生時也帶著不同的能力、氣質、傾向與限制——
有的人聰明但難以親近,有的人溫柔卻難以決斷,有人適合舞台,有人適合洞穴。

就像電玩主角一樣:每個人一出生都配好一套技能包。只是我們沒有角色說明書。
這一生的旅程,就是在探索「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我的任務是什麼?」


🎮 像電玩一樣,只是不能復活

人生,其實很像一款大型開放世界 RPG。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劇情線、技能樹、副本、怪物要打。不同的是:

  • 沒有教學模式

  • 沒有地圖導航

  • 更沒有「失敗重來」的機會

你得靠碰撞、跌倒、誤闖副本來理解自己。例如:

  • 接了一份工作,卻感到極度痛苦 → 那不是你的任務

  • 硬撐某種人設,結果身心俱疲 → 那不是你的裝備

  • 無意中做了一件事,卻能全心投入、時間飛逝 → 你找到了一部分天賦

任務,不是寫在出生證明裡的,而是從每次的失敗中,慢慢浮現出來的東西


☁️ 老天會「幫」你,只在你走對方向的時候

你會發現一件奇妙的事:

有時你走得再努力,卻處處碰壁、事事不順;
但當你走在那條「該走的路」上時,好像有種莫名的順——

  • 突然有人伸出援手

  • 有人主動介紹機會

  • 原本困難的東西忽然變得清晰易懂

  • 內心某種聲音說:「對,就是這裡」

不是因為命運安排好了一切,而是因為你終於對齊了內在與外在的方向
你的心、你的能力、你所處的位置,開始合拍。這種狀態,佛教叫做「隨順因緣」,心理學叫做「心流(flow)」,宗教說是「神的呼召」,電玩說你「接到了主線任務」。


😶 你也可以不執行任何任務——但會付出代價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什麼都不做。
啃老、逃避、拖延、把責任推給命運或社會,這在表面上是自由,實際上是一種停滯。

但宇宙從來不會停下來等你。你停下來不動,世界就會用另一種方式「逼」你行動:讓你越來越痛苦、越來越不滿、越來越迷失。

到最後,你沒完成任務,也許不會被處罰,但會被送回重來一次。

佛教說這是「輪迴」,心理學說這是「創傷重演」,人生哲學說這是「卡關」。
你一直不打開那道門,它就會一次次以不同的樣貌回來敲你——直到你願意面對為止。


🌀 所以,我如何回答那三個最根本的哲學問題?

1️⃣ 我是誰?

我是一個帶著特定任務來到世界的生命體,配備獨特,能力有限,但可升級。
我無法選擇起點,但可以選擇怎麼前進。

2️⃣ 我從哪裡來?

我從無意識的混沌中來,也許是宇宙、也許是某個生命週期的延續。
但重要的不是「哪裡來」,而是「我來這裡幹嘛」。

3️⃣ 我要往哪裡去?

我要去完成我這一生該完成的任務。不是什麼偉業,而是讓自己與生命對齊,
走在那條老天願意幫你一把的路上,然後平靜離開,不必重來。


🔚 結語:你就是那個主角,只是這款遊戲沒有存檔點

有時我們會懷疑:「是不是我搞錯了?」「會不會這條路根本不屬於我?」
這些懷疑很正常,但它們本身也是訊號,告訴你該停下來看看,是不是裝錯了裝備、走錯了劇情線。

人生不給你攻略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次「不對」的經驗中,更靠近那條「對」的路。

而當你真正走上那條路時,你會知道的。

——因為你不再需要問:「我為什麼來到這裡?」

你會感覺自己已經在做那件「必須由你來完成的事」。

Made by Gemini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