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一直都在家

鏡萍、飄篷
·
(修改过)
·
IPFS
·

我夢見自己是一名正在撰寫論文的學生,儘管現實裡我從未上過大學,甚至對那種象牙塔式的知識場域感到遙遠。但夢中我正坐在教室,一位大學教授在我面前,認真地提醒我:「不能抄襲,一定要誠實的寫出自己的觀點。」我點頭,心理微微有些壓力,但也感到一股從未有過的慎重,我被認可為一個正在思考、值得指導的人。即使只是夢,那種「我值得擁有自己的聲音」的感覺,讓我醒後久久未散。

下課之後,我與一位好朋友洪佳雯約好,我們要一起去探望一位多年好友李文卿,文卿生病了。為了節省時間,我們沒有跑太遠,只在學校附近的小麵攤簡單吃了一碗麵線。沒有儀式,也沒有大費周章的寒暄,只是那樣隨意又真誠的相聚,就像我們年輕時那樣,匆匆吃的一頓熱騰騰的食物,就一起去面對某個生命的重量。

吃完麵線之後,佳雯陪我回家,那是一間鄉下的舊平房,像我記憶深處某個外婆家的模樣,屋頂是老式瓦片,天花板低低的,燈光昏暗,燈泡甚至泛著紅色,那不是暖光,是一種帶著情緒與記憶的光。家裡堆滿我過去的專業書籍,我開始動手整理,佳雯在旁邊幫忙,我們沒有說太多話,但她的陪伴就像一種溫柔的默許:你曾經那麼努力,不需要再獨自面對這些重了又重的頁面。

就在我把書一本本裝進背包時,門外傳來熟悉的機車聲。是我先生和女兒回來了,他們一臉驚訝,好像以為我不在家。我打開門,笑著對他們說:「我在家喔,其實我已經回來了。」

那一刻,我聽見自己說話的聲音,有種想哭的感覺。不是因為委屈,而是因為我終於允許自己承認「我沒有離開」,我沒有缺席,我並不是那個被誤會成逃走的人。

我一直都在,只是沒有人真的看見我回來的那一刻。

備註:文中所提洪佳雯與李文卿,是我真實的摯友。她們的名字是我生活中無法替代的光點,若我寫下她們的名字,是出於珍惜與敬意。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