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從拖延症到高效行動「目標達成技術」》

偶希都理
·
·
IPFS
·
★達成目標不靠意志力,關鍵在於打造自動運作的「目標達成機制」!

閱讀筆記

《從拖延症到高效行動「目標達成技術」》

【整理】

「整理」在書中的意義是整理「頭腦」和「環境」,進而建立能堅持實現目標的一套機制系統。

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點:

1.清理混沌的頭腦,消除雜念(腦內整理)

2.減少視線範圍內的干擾,僅保留必要物品(環境整理)

3.將目標落實於日常生活(建立機制系統)

 

【整理環境】

打造容易專注的環境,消除多餘的干擾。

-打造理想學習環境,找回專注力

-用「不丟東西整理術」,替現有物品分類

-遠離讓自己產生自卑感的物品

-如果你在家很難學習,那就把家變成咖啡廳

-選對桌椅高度,減少久坐的負擔

-讓整理常規化,輕鬆維持整潔

 

【整理優先順序】

設定每日任務,高效達成目標。

-早上優先處理「大石頭」

-借助他人力量,建立學習習慣

-平日專注輸入,假日進行輸出

-每天睡飽七小時,提升學習與工作效率

-將興趣融入家務,提升生活滿足感

-邊聽邊學的「耳聽學習法」

-縮短烹飪時間也是一種投資

-利用等待時間,將學習內化為習慣

-用刪去法找出化妝和穿搭風格

-非必要的購物,限縮在生日當月

-有效利用午休時間充實自我

 

【優先處理「大石頭」】

「大石頭要先放進桶內,否則小石頭先裝滿了,大石頭就放不進去了。」

這段話來自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的經典著作《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相信許多人都聽過。

大石頭理論不僅適用於人生規劃,同樣可以運用在每日行程安排。

 

【保持專注思考】

關鍵在於將無關事物排除在視線範圍之外。

大腦的運作方式其實很單純—它會優先處理目光所及的事物。

如果周圍擺滿與目標無關的雜物,或手機不斷跳出無關資訊,大腦的注意力就會被這些干擾佔據,難以集中精神。

因此,實現目標的第一步,就是整理環境與手機,隱藏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干擾源。

例如容易讓人分心的遊戲機或漫畫,不應隨意放在桌面,應該收納至櫥櫃內的有蓋收納箱。

如此一來,就能減少下意識拿取的機會。

同樣地,使用頻率較低的物品也應集中存放,確保視線範圍內只有真正需要的用具。

 

【有效方法】

- 打造專屬學習空間,騰出三.五坪私人空間佈置成咖啡廳,營造專注環境。

-定期舉辦「斷捨離會議」,揪出時間小偷,只做重要的事。

-與其硬記死背,不如打造能快速找到答案的查詢系統。

-打破學習場域的限制,睡覺和泡澡時也能有效學習。

-整理手機桌面,只保留真正想看到的資訊。

-建立「平日知識輸入,假日知識輸出」的模式。

-每月回顧目標,根據執行情況調整下一步的目標。

 

~米田瑪麗娜(Komeda Marina)/日本整理收納顧問一級檢定合格。

~《從拖延症到高效行動「目標達成技術」:從房間整理到時間管理,讓好習慣自動化的46個練習》

~《一生使える「目標達成」の技術》

 

【金石堂書店購買《從拖延症到高效行動「目標達成技術」》】


 

#從拖延症到高效行動目標達成技術


#拖延症 #高效行動 #目標達成


#閱讀 #閱讀筆記 #讀書 #讀書筆記


#書摘 #精選書摘 #書摘分享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salon/ohitori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偶希都理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閱讀筆記
221 篇作品

閱讀筆記《獨活女子的守則》

閱讀筆記《要從人生低谷翻身,先學會吃掉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