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是時間的呼吸

KJOH
·
·
IPFS
·
寫給準備過頭的人,為什麼我開始練習不準備,因為那些被浪費的時間,後來都成了禮物。

我想我們其實並不真的期待自己會無聊,所以並不會真的為了等待的空檔準備什麼真的有趣節目。

但還是會害怕那份空白,也會預先安排許多看似有用的事,填滿那些可能閒下來的時刻。那是一種對未知的不安,也是一種對自己的懷疑,彷彿如果我沒有事情在手上,時間就會開始指責我,或者我會在某個突然無所事事的午後裡突然覺得自己被浪費了。於是習慣在出門前帶著筆記本、帶著書、帶著一種隨時可以開始工作的姿態,好像這樣就能證明我掌控了什麼,可是多數時候,我只是在掌控焦慮本身。

這些看似無謂稱作準備的行為,有時不過是為了安撫自己,讓自己相信每一刻都有意義,哪怕那個意義是虛構出來的。真正的空閒其實讓人恐懼,它讓人看見自己沒有目的的樣子,而那樣的自己太真實了,真實到幾乎無法直視。

直到,那個空白小時忽然落在手裡,產生一種微妙的驚訝,要說是恩賜,不如說像是時間自己逃開了什麼既定的劇本,我從那個縫裡掉落進去,才考驗是否原來我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嗎?

陽光是靜的,空氣像是已經進入狀況,早已在窗邊坐著,光在不存在的書頁上游走,沒有任何指令、沒有任何要完成的清單,一切都暫時失效,我反而感覺到一種久違的清醒。我開始懷疑,所謂的自由,無法被安排出來,而是從一切安排的縫隙中滲出來的安然自在,它不屬於行事曆,也不需要被證明成有意義。

那個小時,我不急著掏出筆記本因為也沒有準備筆記版,也不急著想自己應該做點什麼,甚至有一瞬間,我在習慣高速運轉的腦袋也暫時停止思考,光是做出這個決策之前,哪怕原來我是需要盤點多少的策略、權衡多少得失,才願意做出什麼撐得上是完美的決策。我就只是暫時關閉某個功能、單純坐著,讓思緒像風一樣輕微地碰到什麼又離開。原來讓人安心的,不是充實的時間,而是那種不被任何目的驅動的時間。那一刻,我才感受到自己終於有了餘地,能在所有想要準備好的本能之外,暫時做一個沒有目的的人。


發現自己什麼都沒帶出門,沒有筆記本,沒有耳機,甚至連那支自以為能提升效率的筆都忘在桌上,那一刻起初會有一點慌,好像身體少了一個依附,彷彿沒有準備就代表浪費,但那份慌張很快被取代成一種奇怪的輕盈,我開始注意到周圍的聲音,風從哪一個方向吹來,樹葉的影子怎麼在地上游移,那些平常我視而不見的事物忽然變得清晰起來。原來當手上什麼都沒有時,世界才開始真正顯現,它不再是背景,而是有自己的節奏,有自己的語氣,而我只是剛好在場。那樣的在場感讓我明白,有時候準備不過是一種隔閡,太多的準備讓人和當下保持距離,彷彿只要隨時可以掏出什麼工具,就能避免空手的恐懼。但真正的平靜不在於手上握著什麼,而在於你能不能容忍那雙手空著。那天我走得比平常慢,沒有拍照,沒有想著要記下什麼,只是走,看著街邊的樹影被光線切成細細的條紋,覺得那一刻無論發生什麼都足夠了。那也沒關係。


帶著功課出門,卻幾乎沒有一次真的完成它們,大多數時候我只是把那份紙、那本筆記或那個檔案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它們像是一種陪伴,也像是一種象徵,象徵我還願意相信自己會有被時間允許的那一刻,只要我帶著它,似乎就還有可能去完成。可每次回家的時候,那些功課總是原封不動地被我放回包裡,偶爾摺到一角,有時候被咖啡滲出印子,但大致上,它們都保持著一種未被開啟的樣子。以前我會為此責備自己,覺得這樣的浪費太軟弱,覺得我不夠自律、不夠投入,直到有一天我發現,那些沒被完成的功課,其實也在見證我生活的另一種方式。它們陪我坐過車、看過風景、被風吹皺、被雨滴濕,那些痕跡反而比完成的頁面更誠實。因為完成是一種結果,但未完成卻是一種狀態,一種還在呼吸的狀態,它代表我依然與時間共處,而不是被它催促。我不再強迫自己去完成什麼,只是帶著那份重量,一起走一段路,有時候它在包裡靜靜地待著,有時候被我拿出來翻一眼又闔上,像是一個不需要交代的約定。

那是來自於某一個工作的習慣,老闆惡狠狠的交代完事情後,禁止我執行出任何任務,他說:「放在腦子裡一會兒」那是我後來也在書上看到的觀點「在暫存區裡腦子會為你工作,想出更好的點子,而你們,就只是先放在心上」於是我老闆連我的系統二都不放過了,於是我也是,囤積在腦子裡的半成品,漸漸的在等著孵化,所以我攜帶著這些想法,紙本的,也許,就會好一點了吧?

這樣雖然仍然不算是一種完成,只是它的形狀不再被定義在產出裡,而是在陪伴裡,那樣的溫柔,讓我慢慢學會不再急著結束每件事,而是允許它就那樣存在。


於是關於未來空檔做準備這件事,原來是如此多餘,這原來是用來呼吸的空間,我卻用來變成無法靜心的靜心的藉口。

忙碌從來就不能把事情想清楚,而那些隨時帶著能派上用場的東西,會是那份願意與時間和平相處的心境。準備不一定需要形狀,它有時只是一次深呼吸,一個暫時不去強求的瞬間。當我開始接受那些被浪費的時刻、那些沒有完成的功課、那些忘了帶的筆,生活反而變得更有重量了,不再那麼被效率牽著跑,也不再那麼怕空白。空白沒有被虛度,它只是時間的另一種喘息,一種不被佔據的存在。也許我準備的一切,不是為了變得更好,而是練習不那麼焦慮地活著。

學著相信事情會自己長成該有的樣子,學著相信不急於證明的日子也能被時間接納。當我放下準備本身的目的,準備反而成了一種溫柔的練習,一種讓生活得以慢下來的方式。那個時候我才真正明白,原來自由並不在於我能做什麼,而在於我能夠不做什麼。真正的準備,也許就是當一切都暫時停下時,我依然能安靜地坐著,不覺得虧欠、不覺得浪費,只是單純地在那裡,與時間同在。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KJOH靠嘴巴吃飯,可是語言一旦說出來就會變成石頭,太重的無法承受會砸傷自己的腳。換個方式吧!文字躺在某個載體上面或許就輕多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今日狂歡

提早拆封的辨識

暗中窺探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