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報警、驗傷到法庭:申請保護令前你必須知道的6件事!
當你身陷家暴風險,除了求助警察,了解保護令的申請流程,是保護自己最重要的一步。以下6件事,是你申請保護令前一定要知道的關鍵資訊,能幫助你更有信心、更有準備地啟動法律保護機制。
1. 誰可以聲請保護令?
不只被害人本人可以聲請,法定代理人或三親等內的親屬(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也能代為聲請。此外,檢察官、警察機關、主管機關(如社會局)也可以代為提出。
但如果是「緊急保護令」,由於必須在聲請後4小時內核發,所以只能由警方、檢察官或主管機關代為聲請,無法自行提出。
2. 申請保護令要準備哪些資料?
聲請時應備妥以下資料,越完整越有利於法院核發保護令:
聲請狀(可由律師協助撰寫)
被害人與加害人戶籍謄本
可證明暴力事實的證據:包括驗傷診斷書、錄音、錄影、LINE對話、簡訊紀錄、通話記錄等
間接證據:如收據、借據、契約等,能證明經濟控制、強迫借貸等行為
聲請狀附件:如汽車行照、租賃契約、鑰匙影本等(視具體情況)
證人資料:如有目擊證人,請提供聯絡方式
3. 保護令申請需要付費嗎?
完全免費!
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0條第3項規定,聲請保護令(包含變更、撤銷、延長及抗告)不需繳交裁判費,減少被害人負擔。
4. 一定要等受傷才可以申請保護令嗎?
不用等到受傷才行動。
若你目前雖未遭受實質傷害,但已有明顯跡象(如威脅、跟蹤、恐嚇、控制行為),也可以聲請「通常保護令」,不需等到實際施暴後才啟動保護機制。
當然,若你已身處危險中,應立刻報警(110)或撥打113保護專線,由警察協助你聲請「緊急保護令」。
5. 需要出庭嗎?能避免與加害人碰面嗎?
通常保護令需經法院審理,雙方都可能被傳喚到庭。但你可以:
在聲請狀中註明希望「隔別詢問」,避免與加害人同場
或請律師陪同出庭,協助說明案情並保護你的權益
重要提醒: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出庭而缺席,否則可能影響保護令的核發結果。
6. 怎樣增加保護令成功機率?
申請保護令的關鍵在於「證據與陳述的完整性」,建議由專業律師協助撰寫聲請狀,幫你:
梳理事件經過、具體描述施暴情形
協助蒐證並整理有利文件
提出有說服力的陳述,提升法官採信度
尤其是精神暴力、言語威脅、經濟控制這類難以具體量化的傷害,更需要律師的協助,來將你的遭遇法律化、具體化。
小結:掌握流程,勇敢為自己爭取保護
家暴不是家務事,是法律保障的重點。只要你準備充分、掌握流程,就能站在法律的庇護之下,為自己和家人爭取安全與尊嚴。如果你對聲請流程不熟,尋求律師的協助可提高成功率。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