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書九月~第三天 那令我不捨的恐懼
有些恐懼,隨著歲月流轉,慢慢變得柔和。
也許是長年的努力,改善了外在的環境;也許是自身的成長,強化了面對它的能力。只是這幾年我發現,更深的原因,來自於對它的理解——原來恐懼並不需要驅逐,而是可以與之並存。
年少時,家中經濟拮据,我最大的恐懼就是「沒錢」。
沒錢,意味著生活困難;沒錢,也意味著挨餓。
父親收入微薄,我又極為挑食,常常在吃不飽的狀態下度日。那時的「沒錢」,等於「肚子餓」,這種恐懼深深烙印在我的胃裡。父親並不知道我從未真正吃飽過,只有母親清楚。她一方面心疼,一方面無奈,有時甚至因著焦躁而對我動手。等到氣消了,她又只能嘆息,接受家境的窘迫。
小時候的我,特別討厭蔬菜。尤其是苦瓜,那幾乎是我死也不肯碰的東西。母親硬逼我吃下,我寧願整碗飯吐出來,換來一頓痛打。對於那時捉襟見肘的母親來說,每一餐食物都是血汗換來的,怎能不氣?
然而多年後,命運開了個玩笑:我不再討厭蔬菜,反而愈來愈喜歡,甚至包括曾經害怕的秋葵與苦瓜。或許,這正是當年倔強抗拒的報應吧。
如今,我已經不會再因「沒錢」而餓肚子。反而感激這份恐懼,它曾經讓我痛苦,如今卻轉化成一種溫柔的提醒。它讓我學會珍惜簡單,降低對物質的渴求,在有限的金錢裡,也能過得自在而富足。
我漸漸明白——「沒錢」其實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煩惱。因為它的答案很單純:只要有錢,煩惱就解決了。相較之下,人生中還有許多金錢無法處理的難題。這樣想來,「沒錢」反而是一種單純的幸福。
於是,我不再畏懼「沒錢」。
但我仍將那段感受深藏心底,帶著一份感激。因為它陪伴我走過漫長歲月,提醒我:原來恐懼,也可以是一份生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