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九月:標記回憶的位置與意義|客座作家:楊翠) · 第三天

三日書九月~第三天 那令我不捨的恐懼

JK_talk
·
(修改过)
·
IPFS
·
第三天寫一個源自內心的恐懼。現在回頭看,你懼怕過、掙扎過,最後可能克服了,也可能基於某些原因還沒有。你心底如何與這個恐懼共存?它怎樣影響著你?寫下你對這份恐懼的理解。

有些恐懼,隨著歲月流轉,慢慢變得柔和。
也許是長年的努力,改善了外在的環境;也許是自身的成長,強化了面對它的能力。只是這幾年我發現,更深的原因,來自於對它的理解——原來恐懼並不需要驅逐,而是可以與之並存。

年少時,家中經濟拮据,我最大的恐懼就是「沒錢」。
沒錢,意味著生活困難;沒錢,也意味著挨餓。

父親收入微薄,我又極為挑食,常常在吃不飽的狀態下度日。那時的「沒錢」,等於「肚子餓」,這種恐懼深深烙印在我的胃裡。父親並不知道我從未真正吃飽過,只有母親清楚。她一方面心疼,一方面無奈,有時甚至因著焦躁而對我動手。等到氣消了,她又只能嘆息,接受家境的窘迫。

小時候的我,特別討厭蔬菜。尤其是苦瓜,那幾乎是我死也不肯碰的東西。母親硬逼我吃下,我寧願整碗飯吐出來,換來一頓痛打。對於那時捉襟見肘的母親來說,每一餐食物都是血汗換來的,怎能不氣?

然而多年後,命運開了個玩笑:我不再討厭蔬菜,反而愈來愈喜歡,甚至包括曾經害怕的秋葵與苦瓜。或許,這正是當年倔強抗拒的報應吧。

如今,我已經不會再因「沒錢」而餓肚子。反而感激這份恐懼,它曾經讓我痛苦,如今卻轉化成一種溫柔的提醒。它讓我學會珍惜簡單,降低對物質的渴求,在有限的金錢裡,也能過得自在而富足。

我漸漸明白——「沒錢」其實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煩惱。因為它的答案很單純:只要有錢,煩惱就解決了。相較之下,人生中還有許多金錢無法處理的難題。這樣想來,「沒錢」反而是一種單純的幸福。

於是,我不再畏懼「沒錢」。
但我仍將那段感受深藏心底,帶著一份感激。因為它陪伴我走過漫長歲月,提醒我:原來恐懼,也可以是一份生命的禮物。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JK_talk既然煩惱無盡,那就以化解眾人煩惱為大願吧!在一個偶然的機遇裡,發現自己特長,能夠洞悉每個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然後透過對話幫助人們放下心中的煩惱。深信沒有煩惱才是真正的快樂。希望透過文字與故事的傳達與更多朋友們一起發現生命中的解答。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長篇小說集:辦公室風雲錄v.16 「存在感」

長篇小說~辦公室風雲錄
17 篇作品

三日書九月~書後感:我看見文字裡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