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IN 是什麼 (3)?Wifi篇 -「區塊鏈能蓋基地台?」
從上一篇的介紹中我們瞭解到了『算力的分享』, 將我們本地閒置的算力給租借出去, 今天我們要看的是『Wifi 的分享』
我是一個愛出遊的人, 並不喜歡開漫遊因為很貴, 所以我喜歡到Starbucks/ Louisa 等咖啡廳享用免費的wifi, 但只要一離開可能就面臨與朋友失聯的可能!在台灣或許路上會有iTaiwan等免費的wifi 可以做使用, 但這類公共熱點的網路品質不一,常常出現連不上或速度過慢的問題, 如果今天把每個人的手機, 或是家裡的基地台都變成一種共同的wifi , 就可以大大的減少很昂貴的基礎建設費用而且同時可以達到網路覆蓋率的提升!
無線網路共享的主要兩種模式
Wi-Fi 共享
代表項目:XNET/ Metablox
運作方式:將家中原有的網路, 透過一個裝置建立公開熱點, 供他人使用, 而需要使用的人就會像現在這樣打開wifi 搜尋連結登入進行使用, 有些平台需要額外購買硬體,有些則可透過刷特定韌體或使用家中路由器的延伸熱點功能來完成共享, 本文提到的代表項目XNET/ Metablox 都是需要購買特定的『裝置』來進行的
用途:可以補足城市裡面沒有被覆蓋或是信號比較不穩的區域, 可用於小型生活中的場景(咖啡廳/住宅區附近)
訊號加強/基礎建設型
代表項目:Helium、Pollen Mobile
運作方式:出資購買新的『裝置』,放置在自家屋頂或窗台,幫助平台強化區域的行動網路覆蓋率或感測網路
用途:加強城市中 5G、物聯網網路佈局
無論是透過分享頻寬的 Wi-Fi 模式,還是透過建構訊號覆蓋的基地台模式,它們最終都是為了解決人們『連不上網路』的痛點
如何知道自己有閒置的網路呢?
就如同算力以及儲存空間來判斷是否共享, 他們都會有一個儀表板來告訴你當下的使用狀況以及還有多少的閒置資源或是使用的狀況
Wi-Fi 分享型
透過 Dashboard 來判斷自己的『頻寬』狀態
使用人數/是否在線/網路品質
訊號加強型
透過 Dashboard 來判斷自己的節點『運行』狀態
訊號強度覆蓋範圍/被使用的次數
是的, 對於訊號加強型呢我覺得他並不是一個閒置的概念, 因為他並非是把自己閒置的東西分享出去, 它等於是讓個人也能成為類似小型基地台的節點, 協助整個 DePIN 網路擴張, 補足傳統電信覆蓋不到的區域。
面對目前台灣的市場, DePIN 的需求高嗎?
目前看起來台灣的市場確實不高, 而且在台灣每個人的網路使用基本上都是吃到飽的方案其實會因為流量不夠需要去用到別人的wifi 或者說某個位置連不到 Wi-Fi 的狀況真的比較少!
但台灣也是一個以觀光行業為主要收入的國家, 其實發展DePIN 的Wi-Fi 項目是有利於當今天國際的旅客沒有辦SIM or ESIM, 他們可以透過這種方式連上網路,解決上網需求,同時也讓提供者獲得回饋, 在未來的發展下如果去了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不用額外的去辦SIM 卡或開漫遊, 並透過這種wifi 共享的覆蓋模式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還有另外一個法規的問題, 在台灣公開分享Wi-Fi 的法規也並還沒有完全的成熟, 還是會有資安的問題產生, 所以也讓這一方面的需求降低!7-11 & Starbucks 其實與 DePIN 模式下的網路共享是完全不同的運作邏輯!在 7-11 他們的網路共享都是由公司有契約的專業設備管理, 並非DePIN模式下的個人營運的模式!簡單來說看起來好像大家都可以連得網路, 其實他們背後都有相關的管理, 如防火牆管理等來保證使用者的安全!
或許我們正站在下一個通訊革命的起點,只差一個節點的距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