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記|《鸫》吉本芭娜娜

第一次聽說吉本芭娜娜是在張韶涵的一首歌的開頭,忘記是哪一首歌,MV的女主角問男主說:“你聽說過吉本芭娜娜的《廚房》嗎?因為聽歌聽太多次,於是這個名字和書籍在我腦海裡根深蒂固地埋下痕跡,後來去學校的圖書館裡真的找來了吉本芭娜娜的書看,但卻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樣,大部分的篇幅都不厚重,很迷你,故事也有些輕描淡寫,帶著日常的氣息,看完也就過去了,於是我後來再也沒有看過她的書。最近重新因為這本《鶇》的封面打開來看,有些熟悉的筆觸和行文風格還是如此熟悉,不一樣的是我已經長大成人,重新去閱讀的時候,好像有些不一樣的體會了。《鶇》的故事發生在靜謐的海邊小鎮,看到後記的時候才發現是以吉本芭娜娜小時候去伊豆過暑假的經歷為背景寫的。整本書圍繞體弱多病、性格乖張的女孩鶇講述三姐妹的青春故事。整本書寫得很細緻,充滿了不同視角的內心獨白,場景的畫面又很像電影,看完查了一下發現真的有翻拍的電影,雖然評價也很一般。這本書開始看了幾頁我就放置一旁沒有繼續。直到最近在旅行中,坐飛機的時候實在無聊,發現閱讀軟件有緩存的書籍,於是用兩個小時的時間一口氣看完。故事大概就說感情深厚的瑪麗亞和鶇、陽子表姊妹從小一起長大,一起度過了愉快暑假的故事,穿插一個叫做恭一的少年突然闖進了三個女孩平靜的生活的內容,以及一些子鶇和恭一之間的愛情故事。至於報復不良少年部分的內容,蠻超現實的,暫且不表。
書裡面充滿了一些少女心事的句子,諸如“嗯……既覺得似曾有過,又可以說從未有過。唉,至今為止,不管發生什麼,即使對方在你眼前哭天抹淚,即使是你再喜歡的人,如果他想要拉你的手,想要碰你。也總覺得他是個旁人,跟我沒關係。就好像是站在黑漆漆的岸邊隔岸觀火一樣,等著那火自己熄滅,甚至會無聊得令人昏昏欲睡。不過那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我在想,人在戀愛中終究是有所求的吧,在我們現在這樣的年齡。”又或者是借大人之口的:“戀愛這種事,等你意到時,已經陷進去了,不管年齡多大都一樣。但是,戀愛可以明確地分為兩種,一種是能夠看到未來的,一種是看不到未來的。這個只有當事人自己最清楚。如果是看不到未來的話,那就是大戲要開場了。當我認識現在的妻子時,就突如其來地有一種‘未來是那麼遙遠’的感覺。所以,也許並不一定非要結婚才最好。”
「“那當然了,人啊,自己付出了如果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終究會放棄的。”父親說。」
碎片式的行文里透露著一絲現實微妙的惆悵之情,不論是形容鶇的個性還是大家之間的關係,我實在有一種閱讀別人日記的感覺,雖然看到後記也大概知道了個一二。現在想一想,或許寫作就是一種人生記錄。書里寫:「因為,他總是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患得患失、嘮叨個沒完。自己怯懦軟弱,卻總是擺出一副目空一切的樣子,這一點和你一模一樣。不過你還沒有懦弱到那樣的程度,對吧。不知怎麼,現實中那傢伙看上去好像特別懦弱。」像是吉本在反省自己的個性一樣。但結尾總歸是一個幸福的結局。雖然也不認為她的書需要多麼厲害的深度,但是像看完一集舒服的日常電視劇一樣也不錯,帶著一絲真情和傷感。畢竟她說:「當你不經意間回眸那些日復一日的平凡日子時,會發現它多多少少都會留下些什麼。就像那些沙子一樣,純淨溫暖。」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