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记事:操场,星空与小姨的命运

农场往事
·
·
IPFS
在九十年代中国北方小镇的一个星期天,初三学生肖阳独自度过了一天。他跑步、看书、偷吃小卖部的巧克力,与小姨谈论命运与教育的出路,也在傍晚与几个年幼的孩子演起了幻想游戏。

星期天,又是一个自在的日子。母亲去小集镇进货了,父亲晚上才回家。家里空无一人。实验小学在礼拜天学生们不来时,显得空空荡荡。教室和办公室都在操场北侧和东侧,而肖阳的锅炉房小家正好位于操场的西南角。从他家门口望去,真给人一种空旷无人的感觉,仿佛这片广阔的空间都被他独自占据,尽归他所有。

空气清新宜人,远处操场上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阳光从东面天涯山上方直直地照过来,将操场的土地照得如此明亮,如此晃眼,连上下操场中间那排高大的杨树也阻挡不住这耀眼的光芒。这充盈的光线,这青春的朝气,这年轻的活力,让肖阳由衷地感到生命如此值得,时时焕发新意。

肖阳便跑到下面的小操场跑步,一口气跑了十圈。决定跑步并非父母或体育老师的要求,而是有一次早晨,肖阳看到一个比他小的孩子,沿着这个操场跑了整整二十圈,他对此佩服不已,于是下定决心自己也要开始跑步。“跑步是最锻炼毅力的,”他心里想,“我也要像那个孩子一样,忍耐,坚持!”

肖阳也从书本上看到了“肺活量”这个词,他希望通过跑步来提高自己有些低的肺活量。跑步过程中会有一个极限点,在到达这个极限之前,身体会感到异常难受;但只要挺过了那个极限,剩下的路程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肖阳已经坚持跑步一年了,虽然每次跑完都大汗淋漓,但身体却感到无比轻松,精神也格外爽快,一整天都不会感到疲乏。跑完步以后,他便悠闲地走回家,用毛巾擦去额头的汗珠,然后安静地待在家里看书。

看书看得有点困了,肖阳就晃荡到小姨的小卖部去。

他一进去就被满柜台的零食吸引住了,习惯性地又拿起一块巧克力,撕开包装,一块一块掰着吃了起来。

小姨正在扫地,看到这一幕,立刻出声批评:“你这个馋嘴的!又偷吃!咱这个店挣的钱,也没你偷吃的多!”

肖阳嘿嘿一笑。

小姨继续“威胁”道:“你再偷吃,我就告诉你妈!”

肖阳却毫不在意地回应:“告去吧。”

小姨狠狠瞪了他一眼。

肖阳一下躺在里面的床上。上午跑步又看了一会儿书,他现在有点迷糊,就那样躺着,看着小姨打扫。小姨穿着一件粉色毛衣,搭配着一条浅色格子长裤。短发乌黑发亮,干净利落,让她整个人显出一种轻盈、朴素的青春气息。肖阳感到人的际遇确实非常神奇。他从未想到小姨会来到这里,以前只有寒假才能见到小姨,相处短暂,印象中只有小姨对他无微不至的宠爱和照顾——比如在山涧里抓蝌蚪,在石坝上晒浸湿的裤管。而如今,小姨却能和他天天在一起。虽然住久了,小姨的心烦和坏脾气也逐渐暴露出来,但他们那种类似于姐弟的深厚感情依然还在。只是,肖阳看到自己的小姨现在命运似乎由别人安排,更增加了一种“惋惜”。

“小姨,”肖阳突然开口问道,“你为什么没有上高中啊?”

小姨虽觉得问题来得突然,却也不觉奇怪。她叹了口气,平静地说:“唉,学习不好,没考上呗。”

肖阳追问道:“那你可以再补一年啊,就跟我二舅一样。”

小姨放下扫帚,回来端起脸盆,用水把手蘸湿,再把水淋在地上,一边解释道:“你姥爷把你大舅、二舅都培养成了大学生以后,也不想再花钱给小姨念书了。村里那学校也越来越差,好老师都走了,学生们也不正经念书。”

肖阳听了,轻轻地“唉”了一声,感慨道:“要是你能来平原上学就好了。我记得,他们好像提过这件事。”

小姨笑了笑,眼中带着一丝遥远的追忆,说道:“那都猴年马月的事了吧?”

肖阳眼珠一转,带着一丝期待:“是啊,那会儿我上小学。你要是来的话,估计就是上我现在这所中学了。”

小姨似乎也被这样的情景所打动,她想象着那个画面,微笑着说:“那感情好!你那会儿才这么高,淘气得很。小姨在的话,看怎么管教你。”

此时的肖阳,多么希望这件事能成真,可他心里明白,一切都已不可挽回。他想到上大学几乎已经成为当代每个人的普遍追求,将来过怎样的人生,被怎样对待,似乎都决定于能否考上大学。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肖阳于是问小姨:“人就非得上大学吗?”

小姨眉毛一竖,肯定地说:“那当然了,要不然还有什么出路?”

肖阳说:“我们班有很多人考不上高中,就算考上了高中,也有很多人考不上大学。考不上的会去干嘛呢?会去受苦吗?他们到底会去做什么,我一直不明白,只知道大家都说考不上这辈子就完了。”

小姨听他想到这么深层次的问题,停下手头的活计,靠在柜台上,沉思了片刻。她平静地回答:“考上了,就像你爸爸一样当干部;考不上,就像小姨一样没出息,要不就像路上那卖菜的,工地上卖苦力的,地里干活的农民,要么就做生意,开门市。累是累,也不至于饿死。”

“这么说,那也没啥。”肖阳想象着自己做这些工作的画面,不由得叹息道:“就是不能当我想当的科学家了。”

“那你就好好学,考上大学就能当科学家了。”小姨并不认真地安慰了一句。

肖阳还在恍惚间,母亲进货回来了。她的自行车后座上摞着好几个箱子,前梁上还挂着几个鼓鼓的大塑料袋。肖阳赶快帮忙把东西搬回店里。他差点忘了家里的炉子还要照看,要是熄灭了,还得重新烧。他急匆匆跑回锅炉房的住处,检查炉火。随后,又在吃饭前,赶着把作业写完。

下午,家属院住着的老师的孩子东东和毛蛋来找肖阳。肖阳正在练习庞中华字帖,便让他们等一等。东东上初一,脸黑头长,他母亲是特级教师,可他却一口他爸的土话;毛蛋小学五年级,圆脸可爱,是教导主任的女儿。两人在肖阳家等了几分钟,有点坐不住了,肖阳依然不为所动。又过了几分钟,肖阳才说写好了,然后带着两人到外面去玩。俩人非常开心,好像肖阳有一种让人喜欢的气场,只要在肖阳身边,哪怕什么都不做,也觉得有趣。他们走到单杠那儿闲聊,这时,从大门进来两个六七岁的双胞胎,一边走一边讨论着“阿日”和“阿月”。肖阳跟东东小声嘀咕几句,两人便心领神会地迎上前去,对双胞胎说:“我是阿日!”“我是阿月!”两个孩子不信,肖阳和东东就继续编造故事,还比划起一套武功来。肖阳更是入戏,信誓旦旦地说:“我阿日还有绝招呢!”说着,他跑到一排房子背后,双手撑地,身体倒立在墙上。东东和毛蛋跟着鼓掌叫好。最后,两个可怜的小不点儿真的相信了他们的话。

就这样玩到傍晚,从早上开始的那种充盈的状态,已经快被忘掉了。但是肖阳依然感到愉快,因为当不再以学习为主要内容时,他基本没怎么费脑子,所以精力充沛,可以说是到黄昏时,连一半精力都没消耗,身体里仍然充满了用不完的活力。

夜幕低垂,肖阳独自一人躺在冰凉的双杠上,沉醉于浩瀚的星空。他看到流星划破夜幕,也看到一颗原本黯淡的星星忽然变亮又快速消失。神秘的天空,究竟有多少未知的诱惑,吸引着人类去探寻啊!忽然,小姨从小卖部回家,熟悉的呼唤声传来:“小子!干嘛呢,快下来,吃饭了!”他依然沉醉着,懒洋洋的,不急着下去。小姨的呼喊像夜色里的一圈涟漪,轻轻拍打着他这艘系在星光下的小船,这小船安全地远离尘嚣,永远不会被世事打扰。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创作・小说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