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文明-制度困境(一)

曾浩
·
(修改过)
·
IPFS
文明终章、气候危机、政治哲学、小说

雨下到第七天,屋檐的水珠不再成串,而是一股一股地滑落,像是房子也撑不住了。

饭桌靠着厨房那堵墙,墙皮泛起霉斑,一块斑驳已经鼓起来,像是贴在墙上的旧馒头皮。电饭锅咕嘟着热气,盖子一掀,水汽直冲吊灯,把那层藏灰的塑料罩蒸出一股土味。

林东海坐在桌边,把手机倒扣在旧报纸上,筷子拨着碗里的半碗饭,菜是酸豆角炒腊肠,今天没有肉汤。

“这天……连鞋子都干不了。”他叹了口气,不像抱怨,更像在复读天气预报。

“你昨天那双放厨房没拿进去,袜子都馊了。”张梅用饭勺敲了下桌沿。

“反正明天也穿不了。”

他们家住八楼,电梯口一出来就能闻到一股潮气。门口的防盗门把手,已经生出细密的锈纹。雨天像一口锅,把他们一家人焖在这九十平米的壳里,焖出了湿气,也焖出了些说不清楚的沉闷。

“厂里下午又说了,要准备环保测评。”林东海忽然说,“说是上头来人,有几个产线要关一半。”

张梅没接话,只是把孩子的饭往他碗里拨了几口:“别说了,先吃饭。”

林皓低头扒饭,用勺子一下一下舀米粒。他今年八岁,吃得慢,坐得挺直。

“你吃快点,”林东海看了他一眼,“又不是跟老师表演。”

孩子咽下一口饭,小声问:“爸爸,咱家用电多吗?”

“问这干嘛?”

““老师说,要节能减碳,人类用太多电,海水都涨起来了。”林皓说着自己先笑了笑,“可我们班有同学说,他家冷气从来不关。”

林东海夹了块腊肠,咬了一口,没吭声。

孩子又说:“老师还说我们要带头节约,爸——你能不能……少看会手机?”

林东海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动了动,说:“你啊,先把书读好。以后当科学家,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张梅去盛饭,背对着他们摆着碗,说:“他说着玩的,你别又板起脸来。”


“我没凶。”林东海剔着牙,声音平淡,“不过你回房间看看谁把空调开到二十六度的。”

谁也没接话。

窗外风吹得阳台上的塑料晾衣杆哗哗响,水声从厨房的缝隙里灌进来,像另一种语言,来自一个更远、更旧、更潮湿的世界。

林皓又舀了一勺饭,嘴巴轻轻动着,像在咀嚼什么不好咽下的东西。

那天晚上吃完饭,林皓没像往常一样回房写作业。他坐在沙发边,把手表摘下来,放在腿上,盯着看了好一会儿。

那表是个杂牌的,黑色表带有些发白,屏幕边角磨出了细纹。他食指在表面点了两下,屏幕亮起来,是卡通数字时钟,像低年级的玩具。

林东海从厨房走出来,看到他在那鼓捣,问了句:“摔了?”

“没有。”林皓低头,小声说,“爸,我能不能……换个表?”

林东海皱了下眉:“怎么,坏了?”

“没坏。就是……我们班现在好几个都换苹果了。就我这种,没人戴了。”

他顿了顿,又加一句:“有人问我是不是没钱换。”

张梅正擦着餐桌,听见这话抬起头,看着孩子,又看看林东海。

“你那不是也是电子表?不都能看时间?”林东海声音不高,像在陈述事实。

“但一看就不是苹果的。”林皓低头,用指甲抠着表带,“我们班有个女生说我这个像地摊货。”

屋里一时安静。只有厨房水龙头没拧紧,滴了一下。

张梅放下抹布,说:“这不是钱的事儿。现在小孩讲究,你不跟上,真容易被孤立。”

林东海没接话,只是走过去坐在沙发另一头。

“我不是非惯他,”张梅又说,“但人家孩子都有,咱也不是买不起,别让他觉得自己掉价。”

林皓低着头,没再说话。那只手表躺在他腿上,屏幕又黑了,像是一块被遗忘的小镜子。

林东海盯着那镜面看了一秒,什么也没说,拿起手机,打开购物软件。

他点开“Apple Watch”,滑了几下。张梅凑过去看看,说:“就这个吧,别太复杂,学生戴的。”

几分钟后,他点了“付款”。

屏幕上跳出“订单已提交”字样,他手指悬了一下,还是点了确认。
手机“啪”地合上,扣在沙发扶手上。他靠进椅背,像是把自己按进了一口闷气里。

林皓一下坐直了身子,眼睛亮起来:“真的买吗?”

林东海“嗯”了一声,声音有点低。

“爸爸你真好!”他扑过来抱了他一下,力道不重,却把旧手表蹭到父亲的手背上。

“我明天上学就戴。”他一边笑着说,“他们肯定说我也有了。”

林东海轻轻拍了下儿子的后背,语气平淡:“明天拿不到,得后天。”

林皓“哦”了一声,失望没挂在脸上,反倒显得更小声:“那我后天就戴。”

林东海看了他一眼,过了几秒,说:“你好好学习就行。”

林皓“嗯!”了一声,像接了军令状,赶紧跑去把那块旧表摘下来,放回抽屉里。

张梅站起来收碗筷,说:“行啦,这下满意了吧?赶紧去写作业。”

“好!”他答应得利落,蹦蹦跳跳地进了房间。

客厅又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吹动晾衣杆,哗哗地响,像一小段没说完的话。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曾浩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