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8_三日書_第二日_最深刻的一餐美食?
相比「印象深刻的一天」,「最深刻的一餐飯」似乎沒有那麼強烈。畢竟民以食為天,而我很幸運,出生在一個每天都能飽餐的家庭。也正因如此,我的「最深刻的一餐飯」,並不是和家人、朋友、情人或同事共享的溫馨時光,甚至那一餐飯,都不曾出現在我餐桌上,而是來自一次偶然的震撼——那是幾年前,在一部國外紀錄片裡,看見一位孩子正吃著的「當地美食」——pagpag。
那是一道沉重到令人心痛的菜餚。很多人或許知道,pagpag是貧民窟的「特產」,由垃圾場回收的剩食重新煮熟再販售。我無惡意對任何國家污名化,但這是一個赤裸的現實。那孩子的眼神沒有一絲絲的嫌棄,只有滿足與專注。所謂「最深刻的一餐」,不一定發生在自己口中,而是發生在心中。
一個數據顯示,台灣最高的大樓「台北101」耗時五年興建,但台灣平均每年的廚餘量,換算竟能蓋起一萬棟台北101。僅僅2300萬人口的小島,便能製造如此驚人的浪費,那麼在世界上更富裕的國家,又會是什麼樣的光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我曾以為,家境小康的自己離「朱門」很遠,但看完那段紀錄片後,我才發現,這世上一直都有[凍死骨]。
在那之後,我落實「空菜盤計畫」的精神:珍惜食物,減少廚餘。無論在學校、餐廳還是家中,我都盡量做到不浪費。我深知,自己無法改變世界資源分配的不均,但我能從自己開始,讓浪費少一點,讓這個世界的傷口小一點。
「或許這力量微不足道,至少,我沒有視而不見。」
[印象最深刻的一餐飯]卻不是我自己的一餐,不知道符不符合題幹,不過這封[情書],是寫給"當年正在看pagpag的我"。
謝謝你,這一刻的心痛,沒有被時間沖淡,它成為推動你的力量。
你或許改變不了全世界,但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對抗浪費。
請繼續珍惜眼前的每一餐,因為你知道......有人連一餐的溫飽,都是一生的奢望。
<<與各位讀者朋友們共勉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