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八月: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客座作家:郭強生)
我們相信每段生命,都有值得被留下及珍藏的故事。自由寫響應國家兩廳院「藝術出走」中的「給自己的情書」計畫,合作推出「三日書」徵文活動。這是一場鼓勵參加者自我對話的寫作旅途,你可以寫給年輕時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或者那個還在未來等你的自己。

- 全部
- 精选
- 书后感
- 第三天
- 第二天
- 第一天
- 公告
三日書八月~悠閒的早餐要有蛋有咖啡
早餐是我一天之中最喜歡的一餐

8月第二天: 記一天中的某一餐飯。
之後回味的,可以是人生中幸福甜蜜的畫面嗎
給自己的情書.D 02 [咀嚼]
第二天:記一天中的某一餐飯。

哥哥的客人
不只是要認識一個新的人、不只是要適應一個新成員的加入,而是我被留下了,那樣的失落與孤單。

三日書之二|給自己的情書|晚餐要吃什麼?
記一天中的某一餐飯。
给自己的情书之二|那一餐饭
下班后在小巷深处找到一家小火锅店,一个人坐在角落涮菜、吃饭。锅底翻滚,热气模糊了眼镜,清汤和辣汤渐渐混在一起。隔壁桌的笑声勾起旧时的记忆,但我低头慢慢吃完,像是用这一餐安抚自己:一个人也要把火点起来,把菜煮熟,把饭吃完,这样就够了。
写给自己的情诗|第二页.Buy me a rose
“Buy me a rose ”证明爱,“bury it slow”埋葬爱。率真的浪漫总是在爱时不留余地,在痛时亲手给故事画上句点。
其實我羨慕
沉默的晚餐,我希望也能是一種幸福的邀請,邀請上桌的每個人,好好吃飯做自己。某部分,我也在刻意洗淨過往背負尷尬色過重的我,那因沉默晚餐而深的記憶

『三日書』第二天:吃遍所有巧克力
只因為那個愛吃巧克力的男人,但我始終找不到你愛的味道。

三日書(Second Day)-肚子餓是幸福的感覺
我認為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就是肚子餓時有能力品味喜歡的食物,疲憊時能好好地安穩入睡。
无姓之民:宗庙之外的“氓”与“丑”
【摘要】古代的“民”,并非现代意义的“人民”,而是无姓、无庙、无地的被役使者。他们无地建宗庙、无墓立祖先,更无“姓”可言。他们在贵族的世界里,只是家财、牲口与血供者。古文中“民”也常写作“丑”——“子”为君子,“丑”为小人。这种最底层的命名方式,揭示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只是贵族脚下的“丑人”,不是宗庙里的“姓人”。
百姓的真相:分封、宗庙与被偷换的语言
一、大树与枝杈:百姓的起源隐喻 一颗树再大,力量也有限。将枝杈裁剪下来,种到远方,大树才能迅速长成森林——这就是百姓最初的由来。 天子的家族就是这棵“大树”,嫡系便是树干,庶系就是枝杈。将庶系分封出去、落地生根、建立新庙,原本一株孤立的大树,便能迅速演化为覆盖四方的“森林”。这片森林,就是“百姓”——天子庶系的姓氏群落。 二、姓的真义:不是DN…
魔咒解除了:一封迟来的情书
在洒家唱卡拉OK的中年人,是不是都寄了封情书给年轻时的自己?

三日書S3-02-吃的不是粥而是心意、意志
這算閒聊吧?
記一餐飯:以為以後都會這樣
如果知道將來不會再有這個農莊,或許我會更多拍下農莊的山河景色。與齊心的人一同工作,一同勞碌,然後進食午餐,實在安心快樂。
給自己的情書:第二天,草莓家的豬腳圈圈
三合院的白光、招財貓與一鍋豬腳圈圈。那天,屏東的夜色很溫柔。

第二天:一個人的午餐
大概只能這麼說,學會不那麼顯眼,也不那麼討好地,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捞月亮,致敬内心的小孩》
亲爱的淘淘: 还记得那三枚铜板的故事吗? 我有三枚铜板,像三个圆圆的月亮。太阳下泛着光,我把第一枚铜板紧紧攥在手上。一束光漏下,那枚铜板在跳动,我把它丢在湖面。清风浮动,那枚铜板不见了。 夜色中,第二枚铜板在我裤袋中晃动。我取出它,抛向天空。月亮浮现,向我招手。 最后一枚,我吻了它,轻轻放在湖面。圆圆的月亮,轻触中,月亮碎了。 2025年7…

《蓝色的勿忘我》
写给自己的情书,一段不是回忆的回忆。 亲爱的淘淘: 此刻我坐在书桌旁,努力回想,曾经有这么一个人…… 我喜欢勿忘我,蓝色的花瓣像极了初恋。 晚间,在咖啡的迷雾里,我想起了一位故人,一位穿着白衣,绿军裤的少年。 那是1976年的某天,突然,眼前就搬来这么一家子人。父亲一身军人装束,身材魁梧,相貌英俊,母亲清秀温柔,印象里最深的是那位少年,干…

第二天:記某一餐飯
你的飯。小窗口對面的軍裝說,推了一盒白汁火腿飯給我,用發泡膠盒盛著。真香,吃起來真香!我這幾天下肚的只有香煙的味道、鼻腔的濃煙,和滿眼淚水。 這裡很大,灰黑的牆,角落一個屎坑,難怪有這個名字。給的毛巾也是臭哄哄的,但很暖,我甚至要了兩張,一張當枕一張當毯裹著。裡頭一個人也沒有,不見天日,我裹著自己睡了一天一夜,沒能抽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