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曖昧時刻 · 第四天

雨天,和范德彪一起養精蓄銳

灰木蘭
·
(修改过)
·
IPFS
·
在颱風雨天裡,身體拒絕被責任與習慣推着走。學會傾聽那份「今天不行了」的聲音,不再強迫自己成為母親式的勞動者,而是在靜止與緩慢中重建與身體的連結——原來,真正的照顧,從不勉強開始。

凌晨開始,颱風的關係,窗外一直下着大雨。

氣溫從夏天驟然跳進冬天,風灌進屋的一瞬間,我有些發怵。

我知道有些事情,作爲照顧老人的人,是一定得做的:

給他買早飯、買菜、取藥……

可我的身體,就是不想動。

那種「不想出去」的感覺,並不是懶惰,

而是一種從身體深處冒出的抗拒。

好像她在說:「今天不行了,讓我歇一會兒吧。」

有時候我也會想到那些特種兵式過週末的朋友。

他們恨不得把兩天的休息時間塞得滿滿的——

既要滿足自己的消費慾,又要兼顧家人;

中途順便做個美甲,看展、健身、社交。

等到週一上班,身體早已疲憊不堪,

卻還安慰自己說:「唉,這就是生活啊。」

我看着他們,一方面佩服,一方面又覺得,

那不是真的休息,而是另一種形式的逃避。

最終,我沒有出門。

但我在家也沒閒着——

翻找、擦拭、整理換季時候應急的東西。

這些小小的勞動讓我覺得安心,

既能在有限的體力下照顧他人,

也能以恰當的方式照顧自己。

當我不再強迫身體、

不再跟自己打架,

身體就輕盈起來了。

我忽然想起媽媽去世前的樣子。

如果她是現在的我,

一定早就打起精神衝進雨裡買菜,

回來還能煮飯、洗衣,

彷彿身體的疲憊根本不算什麼。

她相信愛就是忍,

相信妻子與母親的責任要放在最前面。

而我想,我可以有別的辦法。

也許是分工合作,也許是花錢請人幫忙。

我能在家裡靜靜地休息,

先把自己照顧好,

再去考慮別人。


雨還沒停。

養生壺裏煮著酸甜可口的水果茶,

窗外霧濛濛的世界很冷,也很遠。

也許這就是我和身體的默契——

不再逼迫彼此起舞,

只在雨聲裡,一起養精蓄銳。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