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神經病」,他們只是卡在你不曾經歷的關卡裡

在我們的眼中,「神經病」是什麼樣子的?
可能是語無倫次、眼神游離、行為古怪的人。可能是無法好好溝通、動不動就情緒崩潰,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怪人」。但這些標籤,真的能概括他們的全貌嗎?
我認識很多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甚至是有精神病史的朋友。他們不是沒有邏輯,不是不正常。他們甚至比多數人更敏銳、更善良、更誠實,也更會思考。
他們的問題,不是「瘋了」,而是他們曾經承受過太多傷口,太深,太久,然後卡住了。
很多人會說:「那就走出來啊!」
但不是每一扇門都能輕易推開,不是每一道關卡都能一腳踩過。 他們努力過了,也想過無數次的解法,有些人甚至比你更了解自己,只是還沒找到那個能讓自己活下去的理由。
社會上太多對精神疾病的歧視,是因為不理解。
你看不到的,不代表它不存在。 你不曾經歷的,不代表它不痛。
他們不是弱者。他們只是比別人更誠實地承認:「我現在很痛,我真的需要幫助。」
而很多表面看起來「正常」的人,只是學會了掩蓋和壓抑。
所以,下次當你遇到一個情緒反覆、行為異常的人,請不要立刻貼上「神經病」的標籤。
你不知道,他可能是正努力活下去的人之一。
我們常常會說:「你試著多想開一點就好了。」
「出去走走、曬曬太陽就不會那麼憂鬱了。」 「不要想太多,事情沒那麼糟。」
這些話聽起來像關心,但其實像是把別人的痛苦輕描淡寫地掃進地毯底下。
我們都很容易用自己的經驗去解釋別人的困境,彷彿只要照我們的方法走,就能走出他們的黑洞。但真相是,他們經歷的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深、還要苦、還要沒有人能懂。
你看到的,是他們還願意跟這個世界保持聯繫。你沒看到的,是他們每一次醒來時,經過多少次與放棄之間的拉扯。
當一個人困在自己的情緒裡,那不是因為他不夠努力、不夠堅強、不夠樂觀,而是因為他已經筋疲力盡,正在與看不見的風暴搏鬥。我們能做的,不是站在岸上大聲喊「你游錯方向了」,而是坐下來,聽他說,然後說一句:「我在,你不用一個人。」
請記得,真正的理解,不是給答案,是陪著找答案。
真正的善意,不是教訓對方怎麼活,是不讓對方在最脆弱的時候,被你的輕率打擊得更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