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何不反過來利用它?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發生,越期待的事情反而不會來。就像打遊戲的時候,你覺得這一局穩贏,但腦袋一閃過「會不會突然輸掉?」結果真的輸。這就是墨菲定律——凡是可能出錯的事,終將出錯。 生活裡也一樣,你怕遲到就偏偏遇到紅燈連發,怕出糗就一定會說錯話,怕失去的人往往真的會走。 好像宇宙都在偷聽我們的焦慮,但或許真…

概念条目|觉知行合一:认知—伦理—行动的整合框架
本文提出“觉知行合一”(Awareness–Knowledge–Action Integration)概念,用以弥补“知行合一”在当代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复杂条件下的不足。该框架认为,“觉”是“知”与“行”的前提与统摄层,具备三重维度:结构之觉(识别外部权力结构)、本体之觉(观察内在动机)与当下之觉(保持创造性临在)。三者共同构成心智系统的校正机制。
穿越多重時空的人類演化:沒有直線的故事。
當我們談論「人類的祖先」時,很多科普文章喜歡畫一條直線:原始智人 → 直立人 → 智人。簡單明瞭,但其實完全忽略了人類演化的真正複雜性。事實上,人類演化更像一片灌木叢:多條分支並行,有些分支消失,有些交織,還有互相雜交的證據。 一、早期祖先:南方古猿與能人 大約 400 萬到 200 萬年前,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已經直立行走,但大腦仍小,生活完全依賴自…

當所有星辰熄滅
在無邊的時間裡,恆星會死去,文明會散落。 我們如今追逐的夢,在億萬年後,也許只剩下一點點宇宙的塵埃。 想像那樣的時刻:銀河冷卻、海洋枯竭,地球早已成為記憶。 這個世界似乎會被時間沖刷得一乾二淨—— 但我仍覺得,有些東西不會消失。 那可能是一個黑洞的影子,也可能是一顆從未有人命名的孤星。 它們靜靜地待在宇宙的深處,像是時間遺忘…

那股被忘記的力量,電力與人類文明的脈動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有一股力量,被大多數人當作理所當然,卻又因為太常見而被淡忘。那就是 電力。 回望過去:古人並沒有「能量」這個明確的概念。他們感受雷電、看到閃電、聽到雷鳴,卻不知這些現象與後來的「電」有何關聯。靜電、琥珀摩擦吸引羽毛——這些實驗性的觀察在很多文明裡散見,但並無統一理論來解釋或運用。科學尚未分門別類,智慧散落…

誰在操縱我們的念頭
我們總覺得「精神控制」是電影裡的戲法。戴著黑色風衣的反派、被催眠的群眾、一道看不見的光波——這些畫面在科幻作品中反覆出現,卻從未真正踏進我們的現實。 可是一個念頭總會悄悄冒出:如果真的有人能操控你的想法呢?如果那種控制不是誇張的洗腦,而是微小得無法察覺,輕輕改動你的記憶、扭轉你的情緒——你又要如何確定,自己現在的每…

執念,是旅途最亮的燈
當你終於認清自己想做的事、想去的方向,也許第一個跳出來的念頭是:「那結果會不會成功?」 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段路上的自己——那股不肯放棄的執念。 沒有人能永遠在最佳狀態。我們會偷懶、會失落、會想躺平,會在凌晨三點懷疑一切努力的意義。這些不完美,卻恰恰成就了真正的作品。因為人本來就不是冷冰冰的機器,我們是帶著情感…

時間輕輕藏起來的東西
小時候,我最在意的,是一個小小的布偶。它掉到沙發縫裡、藏進衣櫃的陰影裡,我就哭得像天塌下來一樣。只有在它回到懷裡的那一刻,世界才完整。 那時的我,以為「最喜歡」是一件永恆的事。最喜歡的玩具、最喜歡的衣服、最喜歡的一個人——每個東西都像是一顆星,亮在生命的天空,我怎麼可能忘記它們呢? 然而,時間總有自己的溫柔計畫。新玩具出現了…

未完的奔跑
老舊的電風扇緩緩轉動,葉片切開空氣的聲響像夏日的節拍。那是我對童年的第一個記憶——教室裡午後的熱浪、紙張與粉筆的味道、誰的笑聲在窗外起伏。 我記得操場的陽光,明亮到幾乎要把整個世界烤熟。我們在烈日下奔跑,汗水混著土壤的味道,心跳的節奏比任何鼓聲都響亮。那時的我們以為,只要用盡全力,就能觸碰到最遠的天空。 我也記得…

一瞬間
總有一些時光,像是被風吹散的蒲公英,悄無聲息卻在我們心裡落下痕跡。那些走過的校園、課桌上的字跡、走廊盡頭的光影,彷彿還在眼前,可轉瞬又模糊不清。 我依稀記得,那是一個夏日。鳥鳴格外清脆,陽光灑落卻不顯炙熱。樹蔭隨風搖曳,與禮堂裡的冷氣交錯出一種奇異的反差。那天,笑聲與歌聲交織,我在人群的注視中走出禮堂,走向人生下一…

為什麼「免洗手遊」逐漸失去市場?
近幾年,我們常常聽到「免洗手遊」這個詞。所謂免洗手遊,指的是那些快速上線、靠 IP 聯名或短期行銷話題吸引玩家,卻缺乏長期深度與誠意的作品。它們往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也很快消失在人們的視野。 然而,這類遊戲並沒有真正「消失」,它們依然存在,只是越來越多玩家對它們感到厭倦與失望。為什麼呢?以下是幾個主要原因: 1. 遊戲設計缺乏…

那些印在生活之中的感動
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十幾歲時,我們覺得日子還有無限可能;二十幾歲時,我們急著追逐、急著證明自己;直到更久以後,才驚覺時間沒有給我們任何停下來的空檔。可是,當我們回頭望,真正能夠印在心裡的,並不是那些驚天動地的大場面,而是那些微不足道卻真實存在的片段。 有時候,它可能只是家裡的一盞燈。夜裡回到家,父母還醒著,什…

環境的未來,是義務還是剝削?
這個世界渾濁不堪。垃圾滿地,不只是塑膠袋、寶特瓶,也不只是工業廢水與黑煙。更渾濁的,是我們對於環境的態度。 你說「要永續生存」,要替下一代留下一個乾淨的地球。可問題是,下一代在哪裡?那個未來又何時會到來?當我們忙著為了房租、貸款、三餐斤斤計較的時候,所謂的「永續」只是一句抽象的口號。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那個未來太遙遠了,遙遠…

速食時代裡,請給自己一點慢的勇氣
在這個時代,急功近利似乎成了常態。我們生活在一個追求「速食」的年代。以前的人,可能花費一生的時間去完成一件事情,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緻,過程像是歲月在作品上留下的痕跡。 可現在呢?一件事,可能幾分鐘就能做完。或者,更常見的,是幾分鐘就被放棄。人們更在意「能不能快速完成」,而不是「是否值得慢慢磨練」。吃飯要快、學習要快、成果要快。似…

別被洪流淹沒:回望你曾看過的世界
在時代的洪流前,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你看過的山巔、無盡的黑夜、一望無際的沙漠,還有廣若世外桃源的高原。你感受過那冷冽的風,聆聽過寂靜的夜。 難道這些經歷,不比時代的洪流更值得你珍視嗎?難道別人的人生,或者現在的趨勢,會比你看過的這些景象還要有價值嗎?雖然這些無法用金錢、用數據、甚至用言語去衡量,但我想說的是——世界很…

【思想】制造非自愿独身者
“非自愿独身者”(incel)正变得越来越多,且多见于做题家群体,为什么会这样?

我們都還只是孩子,只是學著演大人
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大約十六歲到二十六歲之間——好像都在假裝自己是大人。在很久以前,十六歲就已經是可以成家的年紀了。父母、祖父母,甚至更早的世代,他們在那個年紀,似乎早已背負起「大人」的責任。 可是在我們身上,卻常常有一種錯位感。明明年齡在那裡,卻總覺得還沒有準備好,還沒有真正長大。當我看見有人和我一樣,只是在努力模仿…

我已經受夠了:別把人生交給為你設計的喧囂
每天醒來,滑開手機,打開社群、影音平台,彷彿走進一座為你量身打造的展場。所有內容都像被精準演算過:引爆你情緒的話題、挑起爭端的標題、讓你停不下來的碎片視訊。男女關係的口水戰、核武與戰爭的恐慌新聞、無止盡的寵物可愛秀與情緒操弄——這些東西填滿了你的視野,也在悄悄消耗你的注意力、你的時間、你的靈魂。 我受夠了這個世界上…

人之夢 引言
引言

別讓網路遊戲奪走你的自由
玩一把網路遊戲,卻把自己搞到破防,這真的是一件可悲的事。現在的網路遊戲,早已充斥著言語暴力。那種最純粹的、友善的交流、彼此共同進步的幻想,早就不復存在。 被分數與排名綁架的快樂 許多人把喜怒哀樂,完全寄託在分數和排位上。剛開始或許會覺得刺激,但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也就那樣。沒有更多的突破,也沒有更深的樂趣,只剩下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