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AI让艺术一文不值?毕加索早就想明白了
AI让艺术变得一文不值吗?毕加索认为,创作是书写此时此地此景的印记。AI是视觉语言的“印刷术”再现,让大众都能把日记“印刷”成视觉艺术。像毕加索一样回归儿童的“天性”,画下,就是占有,画下,就是永恒。画给你自己,它就永远值!

何兆基前往另一條河流的山:九仞展評
我們真正接觸、創造了、生活在虛空,那座實物山並不如過往搶眼,山被創造它的法則的過程所穿透,所無所遁形,「見山」並不再只是「見山」,而是見「萬物」,山是組成所有事物的幾何、數字與空。

【臺灣旅遊・展覽】停了那一下・張筱琦小畫展
停了那一下・張筱琦小畫展】藝術家創作自述寫著:「……我到處停一下。停一下,才能凝視著不經意的習慣。停一下,才能分辨。分辨正在順應著的是直覺,或者習慣。……」好多個停一下,展現藝術家順應心意的創作。獲得波隆納插畫大獎的藝術家張筱琦,於雄獅星空展出抽象畫作,據說作品融合芬蘭駐村時的自然風景和即興直覺。作品有些清爽、有些濃烈、有…

【臺灣旅遊・展覽】林中漫步・羅友劭創作個展
林中漫步・羅友劭創作個展】圍繞「人造」與「自然」間模糊的邊界,展現城市空間的獨特風景。藝術家羅友劭以空間裝置美學,帶領觀者體驗不同的感官漫遊。漫步於水泥叢林裡的微型森林,牆邊、天花板,以及樓梯間悄然出現的枯木、人造鴿,吸引著視覺焦點。在各處尋找著由塑膠製成的鴿子,也成了觀展時的樂趣。隨著時間變化,光線的變化,更令人宛…

精神病院舉辦藝術展!呈現當代藝術家與患者以夢境為題之作
位於英國最古老的精神病院內的Bethlem Museum of the Mind將以夢境為主題,於下個月舉辦「Between Sleeping and Waking: Hospital Dreams and Visions」展覽。

直視戰後的身體遺跡:日本藝術家石內都的傷痕拾遺與遺物攝影
相較於新聞攝影傾向直接拍攝事件發生當下的「決定性瞬間」,石內都則是更擅長直視各種「暴亂」與重大衝擊後留下的各種痕跡。

火炭、山、艾略特:九仞的藝術及文學蹤跡
何兆基用枯木雕刻一座山,但山卻在小舟之上,「此去回頭無岸,原來岸在舟中」。運用倒換手法,將荷索電影《陸上行舟》的拉船上山,換成山在船中。荷索電影中狂人執著的意志,在何兆基的《浮山入海》倒換成為禪機的釋然。

【臺灣旅遊・展覽】填空題・光點新秀陶藝創作聯展
填空題・光點新秀陶藝創作聯展】展覽命名為「填空題」,期待觀者在觀展的同時,也能拋出這樣的提問給自己:「陶藝,是什麼?」新秀們的陶藝創作聯展,以不同的材料、技法與概念呈現,展現「填空題」的可能性。四位來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陶瓷組研究所的新秀藝術家—呂嘉凌、楊貴棻、許湘甯、張紘翔,以聯展方式呈現風格多元的陶藝創作。個人覺得「在吃布…

【臺灣旅遊・展覽】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年度大展「Sounds of Babel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即日起至2025年8月10日展出。展覽以「語言」為題,探索語言做為溝通媒介如何開展多樣化的想像及討論。 展覽聚集22組國內外藝術家,以多元角度表達當代藝術的可能性。從隱喻、差別到分歧,語言背後的權力關係、認同與否,透過各式各樣的語言,更展現藝…

【臺灣旅遊・展覽】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從類比到數位,隨著時代轉變,攝影技術也持續發展為人手一機的數位攝影時代。展覽以日本攝影家杉本博司《劇院》系列為隱喻,反思創作者、攝相機功能、攝影與時間、影像生產之間的關係。透過17位藝術家的攝影、動態影像、影像裝置、攝影劇場、攝影電影等作品,探討當代紀實影像反映的現實,以及延伸的影響及意…

【臺灣旅遊・展覽】竊竊私語者—宮城有加陶藝展
竊竊私語者—宮城有加陶藝展】宛如奇幻森林世界出現在鶯歌陶瓷博物館,來自日本的陶藝家宮城有加,以陶藝展現台灣野生生物的私語。集結32組件創作的「竊竊私語者—宮城有加陶藝展」,即日起至7月13日展出中。以日本與台灣兩地為藝術活動範圍的宮城有加,將工作室搬到北投山邊,因此創作靈感常來自臺灣的自然生物和特有物種。此次…

【臺灣旅遊・展覽】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在臺灣首次舉辦的大型個展,即日起至2025年9月21日,假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中。展覽回顧其30年藝術生涯,再現17件經典作品,內容涵蓋裝置、繪畫、雕塑和攝影等創作。此次的「你的好奇旅程」展覽為巡迴展,從新加坡美術館(Singapore Art Museum)、紐西蘭奧克蘭美術館(Auckland Art Gallery Toi o Tāmaki…

《日出稅》
當一個社會開始對非必需品徵稅,藝術便被推入了「奢侈」的名單。不是因為它不重要,而是因為它無法被這個荒謬的邏輯所容納。人們沒有時間看展,沒有閒情看畫——每天忙著算帳單、刷短視頻、追生計。藝術變成了奢侈,藝術家成了異類,畫廊撐著虧損,只為留下一點點「還有人在做」的證據。就像有人說的:從未擁有,談何失去。總有一天,當太陽也開始徵…

【臺灣旅遊・展覽】無為-吳明儀陶藝之路
無為-吳明儀陶藝之路】遊走於創作與實用間,陶藝家吳明儀的「無為-吳明儀陶藝之路」,假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出中。吳明儀不僅擁有「台灣工藝之家」頭銜,更獲獎無數,透過展覽可窺見藝術家豐沛的藝術能量。展覽展示吳明儀陶藝創作的六個時期:陶瓷釉藥研究、陶瓷釉結合藝術、柴燒陶研究發表、水流景觀陶瓷創新專利設計發表、茶陶之路(2011-2024),以及…

雨景
係哩唏哩-這是小雨

【臺灣旅遊・展覽】2025童在藝起 - 數位藝境 鑄造未來
2025童在藝起 - 數位藝境 鑄造未來】以「數位未來」為題,展出同德國小、莊敬國小、永順國小,以及同德國中學生參與的藝術創作。從數位繪畫、動畫設計到互動裝置,充分展現孩童對未來的獨特觀點。展覽匯集了許多創新的作品,素材也非常多元,個人覺得部分作品完成度極高,甚至可直接上架販賣,新世代的創意確實無限。【2025童在藝起 - 數位藝境 鑄造未…

小熊
3F 小熊|3F

生活散記 - 漫步罕見疾病畫展
疼惜小胖威利

《刺青風格入門篇|微刺青:小小圖案,藏著滿滿情感》
有時候,一個小小的圖案,藏著整段人生故事。微刺青用極簡線條和細緻設計,把回憶、信念、情感悄悄收進皮膚裡。不誇張、不張揚,卻能陪你走過很多時刻。它是刺青新手的理想選擇,也是低調靈魂的共鳴象徵。只要選對師傅、懂得保養,即使圖案再小,也能有最深的意義。

《刺青風格入門篇|寫實風:把照片刻進皮膚的極致寫實藝術》
寫實風(Realism)刺青,以極高還原度將照片般的畫面刻進皮膚,適合想保存特別記憶或呈現強烈情感的人。從人物肖像到自然景物,它融合藝術與技術,帶來極致視覺衝擊。不過此風格對刺青師技術要求極高,也需細心保養才能長久維持清晰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