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特夜話|從「快閃烏托邦」活動到數字遊牧2.0與在地社區
馬特夜話,本週六23號晚間八點 (東八區) 分享、交流內容如下:
暑期,剛剛參加、體驗一個為期兩周的「快閃烏托邦」活動,可形容為「成人夏令營」—活動名稱叫屏南數字遊民生活周,發生在鄉村—福建·龍潭片區,時間7月14-27日。
一、快閃烏托邦 - Pop up City/Village
「快閃烏托邦」是數字時代湧現的一種新型社會性實驗形態,指在特定時空內通過主題聚合、價值觀對齊的群體/共同體,構建臨時性的理想化社區,探索自由協作、技術賦能與可持續生活的可能性。這些項目/活動融合了線下共居與線上協作,成為全球化流動背景下對新型社會關系的先鋒實踐。
Pop-up City 黑山Zuzalu
第一個快閃活動最早在2023年春天,歐洲黑山Montenegro,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Nicole 等人發起的一個實驗性社區項目,為期兩個月的pop-up city實驗,Zuzalu創建了一個臨時性的“微型城市”或創新社區,讓來自全球的專家學者、創業者、藝術家和思想家共同生活、工作與協作,旨在探索網絡社區、長壽科學、零知識證明技術和去中心化治理等前沿領域。
Zuzalu in 臺南400年─熱蘭遮城
去年,剛好是臺南市建城400年,從熱蘭遮到大臺南(1624-2024)
臺灣Web3社群原計劃在8月組織一個月的Zuzalu活動,相關播客與內容构思如下图,雖然最后沒有舉辦,仍然感受到當時想組織的出發點與活動構思很好。我也是在這集播客中知道臺南建城400年了。

快閃烏托邦 今年7月
屏南數字遊民生活周由SeeDAO、國仁鄉建等聯合組織。這場鄉野生活實驗借鑒了黑山Zuzalu和大理瓦貓之夏。實驗坐落在屏南大山的鄉村里,可以為來到這里的人提供偶遇和附近,人們會自然地見面、打招呼、喝茶聊天。
相關文章《14天,30位共創人,200名臨時村民,一個快閃烏托邦》
30位共創人的設計是藝術村10位在地共創者結合對外招募20位專注不同主題的共創者。話題內容涵蓋人文藝術、科學技術、社會組織創新、手工技藝、鄉野漫步、生活活動、放松放空等七大類別。據不完全統計,兩周時間共湧現130+活動,近300人進入福建山村參與至少一周的共居共創活動。
文倩為活動策劃組成員之一全程參與,將在馬特夜話分享、交流。

二、數字遊牧2.0與在地社區
數字遊民這個名詞和概念來自西方,最早可追溯1997年,其核心是「地理套利」。
1、數字遊民1.0:精英化與地理套利
以高技能遠程職業為主(IT、創意、咨詢等),多受雇於跨國企業或自由職業,收入多來自發達國家薪資標準。通過“地理套利”(Geographical Arbitrage)在低成本國家生活,實現收入與消費水平差的最大化。
2、數字遊民2.0:鄉村建設與政策紅利
在對岸,大多在探索成為數字遊民的朋友經常遇到求職困境,比如遠程工作崗位有限,今年光是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已超過1200萬(1222萬),比2024年的1179萬人多43萬人,是1949年以來,大學生最多畢業人數。
沒有進入傳統職場的社會求職人士和大學生就業群體要麽遊牧探索、找尋機會;要麽在家做全職兒女(啃老)、躺平等等。
他們大多流動在城鎮郊區、宜居鄉村或各地線下數字遊民社區等。
雖然面臨尋找遠程工作的困難,另一邊在數字遊民線下社區經常看到有關支持政策;在鄉村,更是感受到鄉村振興,文化旅遊,產業轉型等新的機會與機遇。
將介紹大陸顯露規模或系列的四大數字遊民線下社區和六個城市政策紅利。
本週六23號晚間八點,夜話網址:meet.google.com/fwj-...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