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
光復,花蓮。
幾乎是在雲林的另外一端,來回一趟的車費和住宿也不便宜,卻比起任何一次的出遊都要來得義無反顧。
背起行囊,搭了五、六個小時的車來到花蓮,在來的前一個晚上我依然感到焦慮。雖然就這樣熱血的來到花蓮,不確定形單影隻的自己可以做到什麼?會不會變成累贅?我真的要去嗎?腦袋無法克制得胡思亂想,難以睡去。
這些自我懷疑的聲音在實際前往協助的兩天,一次也沒有出現,就像是未曾有過般。當我意識到時已在離開的火車上,閉上雙眼,仔細回想待在花蓮的時光。
第一天在花蓮市區整理物資,現場滿滿的貨物早已堆滿一個又一個的貨櫃,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床墊、棉被、泡麵、清潔用具、飲用水⋯⋯,像是接力賽,物流卡車抵達、卸貨,現場志工一擁而上,整齊有序的拆封、分類、重新裝箱,小貨卡再將分類好的物資送往光復。因為就住在花蓮市區,和夥伴們待到天黑,害怕隔日天公不作美,還一起把已在板車上的物資一一封膜。一整天下來大家素昧平生、第一次的互相合作,依然有條不紊的完成任務。
第二天前往光復,起了大早搭上火車,與朋友會合後和其他人一起乘上貨卡便開始尋找觸發任務的路途。我們在中學旁下了車,原先要清理住家後方的水溝,後來變成拯救學校足球隊物資大作戰。一雙雙標籤未撕下的全新足球鞋、包包,象徵著學生努力印記的獎盃重見天日,令人雀躍。同時夥伴們也和教練一家聊起了天,中午一起吃泡麵,還有聽著洪災發生當下的猝不及防、驚險的逃難故事。後來去挖了水溝,忙到天色暗去,吃完便當後還累到睡著。
災難的發生沒有人願意看見,不管原先的人生規劃是什麼,對於受災的人們就是強制按下停止鍵,試著把翻天覆地的生活扳回接近正軌。這一點都不容易,全台灣的善意匯集,就是希望能稍稍縮短恢復所需的時間。謝謝所有超人、也謝謝在光復遇到人們,那樣堅強無比的笑容、勇敢美麗的善良閃閃發光,我才是真正學到一課的人。
加油!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