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思维与表达落差:从 INFJ 的“发呆”说起

果也
·
·
IPFS
INFJ 的“呆”常常不是反应慢,而是思维太快。Ni 型思维不是线性的推理链,而是一张瞬间成形的网:当别人还在铺陈 1、2、3 时,他们已经看到 7,却无法及时“编译”出中间的路径。于是显得语塞、跳跃、没逻辑。许多 INFJ 的自卑与“冒名顶替感”,其实来自于不理解这种非线性直觉的运作方式。学会翻译自己的思维节奏,与潜意识合作,而不是怀疑它,才是 INFJ 成长的关键。

呆,我来说个读博期间发现的思维模式。

开组会,一般我们说一个东西是1-2-3-4-5-6-7的顺序。

但我常常是1-4-5-6-(想说7)

这时我们组的人就会打断我说,你这个没逻辑啊,你1-4怎么过去的?

然后我被打断,我也忘了想说的7,折回头看1-4,我也懵了,不应该啊,好像没道理?

大家就会帮我推1-2-3,这时就会说你要一步一步来,不能跳,你目前还没到6,这时我就开始自我怀疑了,那我之前退出来的7是不是全错?

你猜这时候我面部表情是不是呆若木鸡?

吃了好多亏才发现了思维的跳跃性,其实不是没逻辑而是不是线性的,是一张网一样地瞬间就出来了,这就导致我,2,3,4,5这些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于是我下意识挑选了我觉得最重要的过程来说,现实中就显得没逻辑。

这就是Ni。

但是这是无意识完成的,我自己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前也不明白怎么回事,就常常会因为交流不被理解被创飞然后开始自我怀疑(但其实绕很多圈以后发现,最早被否定的结论是对的)。

这时为了更好的交流,就需要在现实和思维之间安插一个过滤编译系统。

现在在交流中也会更注意逻辑性,脑海中分饰两角,一个意识在说,一个意识在旁观剪辑(因为面对非线性的思维需要重构、挑选让输出显得线性)。

这个占用太多大脑算力,导致外部不能分配更多算力,于是就很呆。

从这个角度来说,infj的自卑感,有时会来源于,自己不懂自己的Ni是怎么工作的,导致自己不能认同自己的成就,而更容易出现“冒名顶替”的感觉。

所以infj的成长需要更多地链接潜意识,了解背后的那个你的特点——他也是你自己的一部分,而他的成就也是你的成就,不要因为不了解,就全盘否定。

灵感来源:infj看起来呆吗?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身心灵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果也果也|创作《失恋者的自救日志》,分享有毒人格、亲密关系与自我疗愈的文字,愿你在阅读中找到温柔与力量。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没有天赋,也能靠热爱写作吗?

为什么老一辈带孩子看起来轻松,而现在的父母几乎要被压垮?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希望别人过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