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恐懼
迴避衝突。
以前常聽前輩教導,說話一出口難收回,倘若說話傷了人,也無法挽回,故一直以來,愈生氣愈不作聲,尤其氣在心頭時我加倍直率,怕一出口就傷人。
怕影響人際關係,甚至對方,該是我迴避衝突的原因。
很羨慕有些人能冷靜面對衝突,說話和態度予他人對事不對人之感,那才可解決問題。自認較衝動和毛躁,一有情緒就嘩啦嘩啦傾瀉出來,職場上一定不利,早已接受。
在家庭迴避衝突才是大問題,心知爆發後仍要見面,於是若有不開心,裝作沒事,但不滿日積月累。我有鬱結多年,也因此多年沒和兄姐見面。
外子曾說,兩人不快後我沉默,是對他的懲罰。第一次聽見,不解,因為不想衝口而出的話傷害他,影響兩人關係,故不作聲;我的沉默和怒氣成正比,希望怒氣慢慢淡化,豈料他情願我爆發出來,不用他猜。他說,知道原因才可解決(典型理科人、工程師思維);好幾次怒氣衝天時,直接道出不滿,即使他陋習不改,最少我宣洩出來後舒服很多,同時他也化解了我的情緒。
外子處事,能對事不對人,即使對手無理,或是對方出錯,他在談判桌上能保持冷靜,我很欣賞和佩服他,自問做不到。他對我的包容,是世上唯一,若他同意我指出的不是,肯反省,不會拂袖而去。有次我自覺屢勸不改,積壓了很多不滿,爆發前已準備各走各路,寫了一封很長的電郵給他,殊不知他細讀後思考,同意我大部份觀點,答允盡量改善,雖然久不久故態復萌,但最少兩人繼續相處,說到底是互相遷就。日常我也不時氣死他,會內疚也會反省,就當時拉平吧。
我想,迴避衝突主因是害怕失去,除非對方是失去也無所謂的人。要有一個完全信任及不會丟下我的人,我才有勇氣坦白。
家庭成員沒得選擇,朋友嘛,可以做深交的不是太多,而且未必常見面,保持舒服的距離,大抵是我保護自己的方法。
#三日書
#左右言她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