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反夷”等證《旅鼎》係偽銘文
IPFS
由“反夷”等證《旅鼎》係偽銘文
聽說清光緒22年出土於山東黃縣的萊陽(其實不重要,因為也可能是古玩商假稱的),原由收藏家羅伯昭所收藏。此鼎的紋飾特徵雖似西周初期的青銅器,但是,《旅鼎》上的銘文的敘述內容卻是偽造的,所以應是拿了出土的真鼎再偽造銘文於其上。偽銘文如下:
『惟公大保來伐反夷年。在十又一月庚申,公在盩師。公賜旅貝十朋,旅用作父彝。』
但:
(一)、一看其上的銘文,所採用的辭語用法“反夷”,完全是後世的“反賊”之倫的用語,全不屬先秦用法,先秦用“伐”即有討叛之義,或也有以用“挌伐”“廣伐”等以示大大討伐之義,故此銘文若真係當時之作,必應寫如:”惟公大保來伐夷,………』即可。如《禹鼎》『鄂侯馭方,率南淮夷、東夷廣伐南國、東國,勿遺壽幼。』;《兮甲盤》『王初格(挌)伐玁狁。』;《不𡠧簋》『汝以我車宕(挌)伐玁狁』。
(二)、偽銘文之末,講“旅用作父彝”,這個收尾句太簡化了,不合西周青銅器應用的格式,乃今人偽作之證。應把父親的名置於“父”字之後,此應有的最簡式。如:“旅用作父乙彝”,如亡父之名為“乙”。如複雜一點的,還加上“文考”“祖考”在前,此為標準的格式,形如:“旅用作文考乙彝”, 如亡父之名為“乙”。上式亦可加“朕”於“文考”前,如“旅用作朕文考乙彝” , 如亡父之名為“乙”。而且一般,此“彝”之前應有“尊”字,以示對亡父的敬獻。
如此看來,此銘文偽氣十足,完全不能當史實看。(劉有恒,2025.10.19)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