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混沌少年時

Carey Mercury
·
·
IPFS
·

Adolescence 這部劇,不同的人看的感受肯定側重點不一樣。但我和其他家長聊,還有聽播客,幾乎所有的家長看完的感受都是:無解,無力,甚至有點絕望。

劇里的家庭真的是非常普遍的家庭。爸爸是藍領個體戶,非常勤奮養家,休息日會整理草坪,也參與育兒,帶兒子上足球班,脾氣比較暴躁一點,在家裡說了算,但不會對家人動手。媽媽職業不詳,給家人做早餐,丈夫發脾氣的時候會想辦法安撫,但主要是順著他意。姐姐成績優秀,有朋友有男朋友,懂事乖巧,但也比較獨立,其實有自己的主見。弟弟沈默寡言,在學校不太受歡迎但有一兩個好朋友,平時在家裡就躲著上網,也不惹什麼麻煩。這種家庭太普遍了,甚至我家就是這樣的。

我家相對比他們好一點的是,我家不是藍領,屬於中產階級。我和我先生的教育水平都相對高一點。我平時就很注重自我學習,也很關心科技的發展對小孩的影響,對小孩在學校的事情很關注,參與度比較高,也很樂意傾聽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日常和事情,如果他們願意聊的話。然後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由於經濟條件許可,我家兩個小孩去的學校都是當地幾乎是最好的學校,從校長,老師,同學,家長,都是相對好和負責的。由於我讀的學位的原因,我去過很多不同學校觀察,我知道他們的受教育環境不是常態,有更多沒有資源或者生源更複雜的學校,並不是這樣的。很多其實就和劇里的學校一樣,沒有資源(沒有安保和社工),老師就是來混日子(隨便遲到,對學生毫不關心,上課放電影),學生對老師缺乏基本尊重(隨便頂嘴,不聽指揮),學校對霸凌漠不關心,校規(不能用手機)形同虛設,家長即使不壞但也因為要謀生根本無力管教孩子(黑人女生的媽媽會因為要被學校通知而生氣)。

所以相比之下,我的焦慮要少一點點,畢竟從可控條件上來說,作為家長我已經盡力了。

但即使如此,在如今的世界,科技被新自由資本主義掌控,對孩子的滲透無處不在。容貌焦慮,人氣焦慮,孩子自己被分等級。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就如劇中的一樣,已經被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塑造而家長根本很難去影響。細想一下,大科技公司幾乎都是被厭女的白男壟斷,而他們這些“nerds”也可能是incel的成員。而再往後幾年,AI的興起,讓這個世界更難被預測。

如何教育男孩和如何教育女孩,是一個問題的兩面。長久以來,我比較擔心的是我的女兒,怎樣才可以不讓她成為一個要委屈自己去取悅男人的女性,怎樣才可以讓她理直氣壯地宣告自己的訴求,以自己為主體生活,在這個男權社會里就很難。但其實,男孩也是這個男權社會的受害者,我同時也必須保護和教導我的兒子如何不被男權敘事洗腦。

希望這部劇不但能推動對於社交媒體的監管,更能改變社會對“男孩自然就適應這個世界”的觀念以及重新思考什麼是“男性氣概”。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Carey Mercury中年女人,兩娃媽媽,學術新手,喜歡滑雪/舉鐵/打網球。曾經是文藝少女,閱讀/音樂/電影是我的藥,寫作是我的出口。堅定的女權主義者,輕度抑鬱症患者,日常經歷後現代女權主義的崩潰。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影视书籍
2 篇作品

如何抑制女性寫作

健康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