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只是想被理解

watanabe
·
·
IPFS
·

我們這一代人,活在一個資訊過剩的時代。
每個人都在講話,每個人都在說自己的想法,
但當你真正想說出點什麼時,
卻發現那些你最想被聽見的聲音,反而最容易被壓下去。

我們都有過那種時刻。
你想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對你來說意義非凡。
你可能只是靜靜地說出來:「我想試試這個。」
可是身邊的人、家人、朋友,甚至你最親近的那個人,
可能都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你怎麼又想不切實際的東西?」
他們沒說出口的,是質疑。是擔憂。是恐懼。

但你知道嗎?你不是沒想過這些。
你早就知道這條路難走,你也知道風險在哪裡。
你甚至比誰都還清楚現實會怎麼把你打回原點。
可你還是想走,因為你清楚,那是你唯一會後悔沒去試的事。

你不是真的想證明什麼,
你只是想讓他們知道:
你不是個沒用的人。
你不是什麼都搞砸的人。
你有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你願意為它認真一回。

可現實就是這樣殘酷。
我們活在一個很會下定義的世界。
你讀什麼學校,就決定你被怎麼看待;
你做什麼工作,就決定你價值幾分。
而你想做的事,如果不是他們熟悉的、看得懂的、覺得「有用」的,
那麼你就是錯的。你就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天真的。

久而久之,你學會了閉嘴。你開始不再提那些想法,
你開始配合,開始妥協,開始活成別人眼中「安全又正常」的樣子。
你甚至說服自己:「這樣比較輕鬆吧。」
但你知道嗎?有些沉默,是用夢想交換來的。

不是你不努力,也不是你能力不足,
而是你活在一個連「選擇」都會被解釋為「叛逆」的環境。
而他們的擔心,常常來自於愛,卻也帶著不自覺的傷害。

所以,這不是一篇教你怎麼對抗家人的文章,
也不是一篇勵志文,叫你「勇敢走下去」那種空洞話術。
而是想告訴你:

你有權利想做你想做的事。
你可以和他們想的不一樣。
你可以選擇讓自己的人生,哪怕只一小部分,是照自己的樣子活。

真正理解你的人,或許一開始會誤解你、否定你、不支持你,
但等你活出那個樣子,等你不再被他們的聲音定義,
他們會明白你為什麼要這樣選。

如果你現在還沒被理解,那也沒關係。
你不是錯的,只是還沒被聽懂而已。
你值得被聽懂。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