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無齡感:實證有效!日本抗老權威的86個青春法則》

偶希都理
·
·
IPFS
·
★大腦和心態的老化會加速身體老化。

閱讀筆記

《無齡感:實證有效!日本抗老權威的86個青春法則》

【荷爾蒙平衡的老化與男人味、女人味】

老化五大學說之一的內分泌學說認為,當荷爾蒙失衡,就會開始老化。

雖然內分泌學說無法完整解釋老化,但補充不足的荷爾蒙能讓人重返青春卻是事實。

如果任由身體因為荷爾蒙失衡而老化,人就會越來越中性。

年輕男性的男性荷爾蒙占優勢,女性則是女性荷爾蒙占優勢,但是進入更年期之後,男性與女性的荷爾蒙就沒有哪邊更居優勢了,也就是男性荷爾蒙與女性荷爾蒙會達到平衡,此時女性有可能會長鬍子,男性的乳房也有可能隆起,而這也是一種老化現象。

一旦荷爾蒙失去平衡,認知能力也會跟著下降。

讓荷爾蒙保持平衡,認知能力就會提升,外表會變得年輕,代謝會加速,也就不容易變胖。

就經驗而言,讓荷爾蒙保持平衡絕對有重返青春的效果。

另一個讓荷爾蒙保持平衡的優點在於能保有男人味或女人味,所以也能讓心理保持年輕。

換句話說,「想永遠很有男人味」或「想永遠很有女人味」其實是希望受到異性喜歡的願望,也與性慾有關。

日本人不太喜歡充滿野心或慾望的老年人,但是要青春永駐,保有野心與慾望是非常重要的。

抗老診所提供的荷爾蒙補充治療法受到許多人歡迎,但這種療法也有副作用,所以必須衡量風險與優點。

 

【心態老化會加速身體老化】

臟器與細胞的確會隨著年齡老化,但老化速度與程度卻是因人而異。

體力的好壞與年齡無關,不活動、也就是活動量減少,體力就會衰退。

大腦也是,不使用就會退化。

反過來說,只要多活動身體,多運用腦袋,保持內心年輕,就不容易老化。

正因為如此,我們有必要預防心態的老化。

 

【「變瘦就能長壽」完全是謊話】

在日本方面,有一份接受厚生勞動省補助的研究結果於2009年發表。

其中指出,若以40歲之際的平均餘命來看,男女平均餘命最長的是BMI25~30的人,男性的平均餘命為41.6年,女性的平均餘命為48.1年。

反之,平均餘命最短的是BMI低於18.5的人,男性的平均餘命為34.5三四,五年,女性則為41.8年,兩者的差距多達7年。

以身高170公分的男性為例,BMI25~30代表體重落在72~87公斤之間,這在近幾年一定會被歸類為代謝症候群與「過重」的體型,但其實這也是最長壽的體型。

此外,「正常」與「肥胖」這兩種體型的平均餘命沒有明顯差距,只有「過輕」的平均餘命特別短。

中高齡的人稍微胖一點反而能夠長壽。

這點已得到統計證實,所以真的不用一味地減重。

「覺得自己有點胖,所以為了健康非減重不可」,因為這種理由而不安實在是荒唐。

我知道有些人因為這股代謝症候群風潮而很想瘦身,但是太瘦其實意味著營養失調,如果試著想起日本人過去短命是因為營養失調這點,應該就不會一味地追求變瘦。

「變瘦就能長壽」完全是謊話。

營養不足是十分危險的事,太瘦反而會讓其他風險上升。

 

【極端的減重會讓憂鬱症找上門】

血清素又被稱為「幸福荷爾蒙」,因為當它的分泌量足夠時,我們就會看到什麼都覺得很幸福。

吃壽喜燒之所以會覺得幸福,吃燒肉之所以會湧現活力,是其來有自的。

大腦若能補充足夠的營養,我們也會感到幸福。

比方說,葡萄糖充足時,我們會感到滿足;如果葡萄糖不充足,心情就會變得煩燥。

基本上,大腦的低營養狀態會讓我們感到不幸,所以過於極端的減重會讓憂鬱症找上門。

許多人覺得厭食症之所以會導致死亡,是因為過於飢餓,導致營養不足而死,其實更多是因為心臟出了問題而猝死或自殺。

如果為了解決代謝症候群而採取極端的減重方法,然後因此變得憂鬱,那實在是本末倒置。

如果一味地控制飲食,最終會變得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節食。

話說回來,不享受美食這件事本身就與獲得幸福的條件相悖,所以就算上了年紀,還是要有「口福」,要吃想吃的東西才是。

 

【心態老化的三大原因】

比身體先老化的是大腦,若放任心態不斷老化,大腦與身體會加速度老化,所以心態老化非常嚴重,一發現這類問題,必須立刻採取對策。

心態老化主因如下:

1.額葉老化

思考、意志與慾望、心態、理性這些屬於人類的心理活動都由腦額葉管理,所以腦額葉若變得活躍,我們就會充滿動力,也會變得年輕。

可惜的是,腦額葉也是最早開始萎縮、神經細胞最早開始減少的大腦組織,所以是造成心態老化的一大主因。

2.動脈硬化

隨著年紀增長,血管壁多多少少都會因為膽固醇或中性脂肪附著而變厚,血管也會因此變得狹窄,血液便會難以流動,這種狀態就稱為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的大腦容易出現情緒莫名低落、嚎啕大哭這類「情感失控」的症狀,積極採取行動的頻率會下降,也容易被情緒左右。

如果任其惡化,大腦的血管就會堵住,成為血管性失智症的潛在患者。

3.血清素(神經傳導物質)減少

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之一的血清素會隨著年紀減少,而血清素負責控制多巴胺(跟快樂、愉悅有關)與正腎上腺素(跟恐懼、驚訝有關)這類神經傳導物質的資訊,讓我們的精神得以穩定。

如果血清素的濃度不足就會罹患憂鬱症。

如如果血清素忽然大幅減少,就連年輕人也一樣會罹患憂鬱症,此時會變得意志消沉、煩燥、身體莫名疼痛,或出現各種不適症狀。

這與多數高齡者來到診間自訴身體不適的狀況一樣。許多人都覺得老了就是會這樣,但其實這是內心老化的現象。

製造血清素的原料為肉類富含的色胺酸 (一種胺基酸),從這點來看,三餐保持清淡有益健康是迷思,進入中高齡之後,應該多吃肉才能維持健康。

除了以上三種原因,男性的男性荷爾蒙減少時,就會變得意志消沉,不想與別人打交道,這也可說是造成內心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和田秀樹/神科醫師。曾為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精神神經科助理,以及美國卡爾梅寧格(Karl Menninger)精神醫學院國際研究員。目前為Renee Clinic東京院院長。35年來,以老年精神科醫師的身分從事老年臨床醫療。

~《無齡感:實證有效!日本抗老權威的86個青春法則》

~《「がまん」するから老化する》

 

【博客來書店購買《無齡感》】

【金石堂書店購買《無齡感》】

 


#無齡感 #抗老 #醫療保健


#閱讀 #閱讀筆記 #讀書 #讀書筆記


#書摘 #精選書摘 #書摘分享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e8c0f0efd89780001c4bfee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偶希都理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閱讀筆記
202 篇作品

閱讀筆記《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

【臺灣旅遊・展覽】停了那一下・張筱琦小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