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記——再登富士山(二)
攻頂時間本預定是清晨時份1時許,但應該與另一隊出發時間相撞,所以改成2時20分出發。但這時的天氣,不再像昨天般那麼好。起床時往外探,外面的確冷,因為風很猛,不得不將帶來的衣服全部穿上。按照天氣預告,約每秒9米至10米間,以蒲福氏風級來分類,它是介乎清勁風至強風[註1]。因為風猛,所以要找建築物擋風保暖,即便站在洗手間小屋旁,也沒所謂。

若以上年的登山經驗,攻頂路途是十分艱難,即便住在九合目,也得花2小時左右才來登富士山最高之處,何況我們住在本八合目,海拔3400米,所以「道理上」,應該要花更長時間才到頂。但日出時間是4時許,有足夠時間嗎?
這個疑問,在開始攻頂後不久就沒再想了,皆因從那時起,天開始下雨,雖然雨點不大,但夾著清勁風,的確影響速度。那時每個團友一個緊緊跟著,深怕落單。幸好這段路並非如上年般困難,並非全是岩石路,雖然下著雨,但也能應付。到某些樽頸位,更有「交通指揮員」指揮登山客。
雖則如此,但當刻我只專心登山,登頂後究竟看到什麼風景,已經不再想。
經過差不多2個小時,終於看到山頂的鳥居,我們終於登上頂了!接著我們跟著領隊往一個比較平坦的位置,好讓我們放下背包、安頓。這時往外遠眺,雲海中泛著一片橙光,那是太陽的光芒,只是雲層太厚。正當我們在觀看竪立在火山口旁的雕像之際,轉過身,看到的是我們十分期待,但登山時不敢想像的景象:太陽衝破那厚厚的雲層,與山頂的我們見面,即便它身上仍帶著霧氣。
連續兩年登富士山頂,連續兩年看到日出。那一刻,除了“Blessed”外,我已經想不到其他詞彙了。



若果要說登頂的遺憾,應該是沒有時間去燒「富士頂上」的印章。但是,富士山頂美麗的景致,盡收眼簾,一刻值千金。那個印章,只是錦上添花。
下山的路,又是另一項挑戰。由海拔3775米走到海拔2300米,是無盡的Z字路。中途除了我們下榻的富士山ホテル及下江戶屋外,再沒有小屋即補給站。它是紅土混合著碎石而非岩石路,但碎石之多且多變——以為它沒殺傷力,但一個不留神真會被碎石所騙而滑倒。幸好在下山之前,領隊教授團員落山技巧,以應付這段漫長的路。
我們離開富士山ホテル後,又是下著雨,綿密的小雨,且夾著勁風,有當轉到另一方向走,雨向著面打過來;但當走到另一個轉折點,雨不再向面著過來。如是者維持了一個多小時,從八合目走到六合目,才離開這狀況。同行友人說因為雨的關係,紅土吸了水反而變得固實,我同意這說法,所以全程只要好好留意那些碎石,就能安穩落山而沒有滑倒。
不過這種落山,真的很悶。
回到六合目,天氣回復晴朗,溫度回升,不得不脫下身上的厚衣,回到登山時的裝束,再回到我們的起點:五合目。從攻頂到五合目,共花了7.5小時。
就這樣,我們完成整個登山之旅。

~~~~~~~~~~~~~~
[註1]蒲福氏風級(維基百科)——zh.wikipedia.org/wik...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