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工
82 篇文章
工劳小报

山西14名零工暴雨失联,人社部征求超龄劳动者权益意见|工劳小报 #66 新闻刊

过去两周,山西14名零工在暴雨中失联遇难,其中多为中年女性,乡镇劳动市场的零散化,叠加频发的极端气候灾害,使村镇中老年女性劳动者面临更多生命威胁。与此同时,人社部就超龄劳动者权益公开征求意见。参与提出建议,虽一时难以推动结构改变,但仍属可为改善超龄劳动者处境所尽的微薄之力,此为一例意见参考。本期亦关注外卖…

标签活跃作者
  • 工劳小报
    工劳小报

    小报网站及订阅:https://news.laborinfocn2.com/ 介绍:“工劳”这个名字是工人和劳动的简称,同时也是“功劳”的谐音。我们想透过工劳来强调基层劳动者在维持中国社会运转中的贡献。但同时,工人也是社会不公的最大受剥削者,长期处于失语、不可见的无力处境。我们反对此种现状,希望提升劳动者的能见度,期盼不同职业的、不同性别的、不同民族的劳动者能达成真正的团结。

    打工谈
    打工谈

    打工谈播客在matters

工劳小报

东北六学生选矿厂遇难,长沙四工人被困井下|工劳小报 #65 新闻刊

过去两周,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实习参观选矿厂时不幸遇难,引发广泛关注。同时期内,基层工人遭遇的安全悲剧同样需要投注目光:7月16日,河南芦沟煤矿一工人死亡,家属协商却遭水枪驱逐;7月20日,长沙4名工人被困井下,事故已导致1人死亡、1人失踪。

工劳小报

付费工作的骗与真|工劳小报 #64 副刊

有人为填补简历空窗,有人为逃离家庭高压,展现了当代青年人对“没有正经工作”标签的深切恐惧。马乙己将其归为“付费实习”的延伸,指出交通、餐费、房租早已把实习与就业拉进“倒贴”模式;乌云则提醒我们,在“摇奶茶都要卡25岁”的就业洪流里,假装上班或许只是劳动者在低迷就业市场里的一座“临时避风港”。这些讨论让我们看到,当工作身份与…

工劳小报

烟花易爆,工人难逃|工劳小报 #64 新闻刊

6月16日,湖南省临澧县山洲村一烟花厂发生爆炸,造成9人遇难,26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有媒体披露,自2023至2025年,该厂多次因“改变工房用途”、“超核定药量储存”等问题被立案调查;又因“余药清理不及时”、“消防设施配备不规范”等隐患被责令整改。执法处理的罚款金额从5000元到5万元不等。

工劳小报

工作的幽灵:谁在“假装上班”?|工劳小报 #63 副刊

你听说过“假装上班”吗?在一些城市中,名为“假装上班公司”的空间悄然兴起,没有固定工作的人支付30-40块的日租,在这些空间中获得一块以假乱真的“工位”。使用这些工位的人,有的是自由职业者,有的是待业人士,也不乏真的来此办公的人。一些报道认为并不存在什么“假装”,这只不过是“共享办公”的新玩法,然而也有一些访谈展现了生动的“假装…

工劳小报

临时演员,长久困局|工劳小报 #63 新闻刊

群众演员的工作看似简单:走位、配合镜头、反应表情,不需要专业表演技巧,只要听话、能熬得住长时间等待。群众演员的工资普遍在80-200元/天,如果碰上夜戏、雨戏、战争戏等,会有10元左右的补贴。Ta们的工作环境也很随机:夏天穿棉袄演清宫戏、冬天穿短袖跑街头戏、太阳底下暴晒一天都是常态。

工劳小报

“法定”工资难到手|工劳小报 #62 副刊

跳楼讨薪、罢工讨薪、抗议讨薪......这些事件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打工人的工资权利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侵犯,即便《劳动法》已明文保障劳动者按时足额获取工资的权利。虽然维权的法律依据是清楚的,维权的行为却并不总是经济的,维权条件苛刻、周期长、耗费大、结果不确定,本应如阳光般普惠的权利,劳动者却需付出不菲的代价才能得到。

工劳小报

别让工钱飞|工劳小报 #61 副刊

每个月的工资,你能按时、如数拿到手吗?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奇怪,不拿工资谁还上班呢?何况《劳动法》白纸黑字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然而,如果我们睁开眼睛看看身边,司机、教师、医护、工人、快递员、乃至各行各业的白领,都正在承受着被拖欠工资的风险。拖欠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

工劳小报

医院关停,医护埋单|工劳小报 #61 新闻刊

自2022年新冠疫情封控解除以来,全国上下陆续有许多医院忽然拉闸停诊,留下的不止是空床,还有一群被迫离开的医护人员。

工劳小报

【2025五一特刊国内版】被消费的劳动节,拒绝噤声的劳动者

近三年的五一劳动节,工劳小报主要聚集整理了海外各地的劳工在劳动节当天的集体抗议行动。全球各地的工人、左翼团体和激进政治组织的活动表明了,劳动节不是关于劳动者自己的节日,除非劳工们团结起来用现实的有组织的抗争,同保守的政权以及剥削性和压迫性的资本主义体系斗争。

工劳小报

上“岸”,劳动者团结之岸|工劳小报 #60 副刊

当生存危机步步紧逼,我们是否有勇气挑战那关于“成功”与“稳定生活”的单一叙事?我们是否能够重新构想“上岸”的意涵,使它不再是孤军奋战抵达的彼岸,而是一个由体面劳动、合理报酬与劳动者团结共同筑成的岸?

工劳小报

“不招彝族”:集体抗争与民族污名|工劳小报 #60 新闻刊

不招四大民族’”、“不要彝族”……每当在社交平台搜索“工厂招工”,类似话语总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招聘广告中。一条条求职者与招聘方的对话记录中,招聘方通常以“少数民族名额已满”婉拒求职者,或明确表明“不招彝族”。求职者慌忙澄清自己虽是彝族,但来自云南或贵州而不是凉山,似是要与凉山彝族划清界限;有的说自己有汉族名字,普通话通顺;有…

工劳小报

就业上岸,何处是岸?|工劳小报 #59 副刊

根据今年“两会”上关于2025年就业目标的报告,城镇失业率目标依然在5.5%,就业压力持续加大。而最新数据显示,不包括在校生的16-24岁青年失业率已达16.9%,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上岸”越来越难了。

工劳小报

资本家用AI剥削,劳动者用AI抵抗|工劳小报 #58 副刊

AI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问题,而劳动者似乎还处于不利地位,背后到底是科技发展的不足还是系统性的压迫?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些威胁,我们该怎么办?

工劳小报

智能的“原子”——AI产业中的密集劳动|工劳小报 #58 新闻刊

根据智联招聘年初的报告,60%的职场人已经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4%。理想中,AI应该帮助人类从枯燥、重复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然而,现实却是,随着AI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一个看似“高科技”但充满重复劳动的行业——数据标注。数据标注被称为“人工智能的基石”,指的是将语音、图…

王庆民

在德国参加五一劳工节游行,宣传中国劳动者的苦难与贡献,为劳工权利发声

中国工人阶级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工人群体,却是被忽视和沉默者。中国人民应该积极发声,争取劳工权利与人权。没有抗争就没有改变,为正义应义无反顾

工劳小报

AI于劳动者:福音还是危机?|工劳小报 #57 副刊

人工智能(AI)这几年就像一阵旋风,吹进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既带来了便利,也掀起了一些波澜。有人觉得它是大救星,能让工作效率飞起来,甚至畅想摆脱996;有人却担心它抢饭碗、加压力,还顺便带来隐私和伦理的麻烦。

工劳小报

诱骗未成年、借贷控制——客服园区用工乱象|工劳小报 #57 新闻刊

客服行业因人员需求量大和准入门槛低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打工者。然而,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高等问题也导致其流失率居高不下。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和应对业务波动,客服用工企业大量采用灵活用工和外包模式。以乐优聘为代表的灵活用工平台,利用AI和大数据精准匹配企业与临时客服人员,能有效应对季节性需求高峰,如旅游旺季和…

工劳小报

缺位的劳动健康保障|工劳小报 #56 副刊

实际上,无论蓝领还是白领,都可能因为劳动而导致健康问题,健康权益的保障对于劳动者来说始终至关重要。劳动者是否获得了应有的健康保障?为什么职业病、工伤等问题层出不穷?这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抑或是对劳动者健康的系统性剥削?

工劳小报

百亿票房背后的超负荷劳动|工劳小报 #56 新闻刊

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百亿票房的成功,再次证明动画已成为一种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然而,与一般工业产品不同,生产这类产品的劳动者的处境更鲜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