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反思
1 篇文章
虚七

思考“排外主义”/“xenophobe”

连“我不是排外主义者”这句话,有时都可能成为一种排外的形式。当结构早已刻印于我们的身体与话语之中,反抗是否还能成立?连“反对结构”的姿态本身,也可能参与了结构的再生产。正因如此,酷儿作为一种不断质问边界、也质问自身是否在画线的实践,或许是通向反思的入口。这篇文章是一次从自我出发的结构性反思。

刷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