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焚香 古意集
3 篇文章
Lineker 陳

功臣論

功臣論》借蘇洵《六國論》筆法,論述中國歷代功臣多不得善終之宿命。自秦漢商鞅、李斯、韓信,以至明初藍玉、李善長,乃至宋岳飛、明于謙,皆以功著社稷而終遭疑忌。文章指出,功臣之禍,非一人之私忌,實制度之深患。帝王不能無疑,功臣不能無威,疑懼相交,遂成悲劇。然人多逐名逐利,僥倖自比蕭何,忘韓信之亡,因而前人已行,後人復蹈,悼而不鑑。此千載循…

Lineker 陳

寒夜對飲記

文章創作靈感來自一個現實的情境:冬夜中獨處、無人傾訴,窗外雪落,室內爐火微光,心中思緒萬千,不吐不快。 於是設一“友”共飲共語,實為自言自答,內省而已。 全篇雖用古文筆調,卻並不拘泥於漢唐典制,語言上更接近魏晉清談,內容上則帶有宋明之理辨之風。借此文,作者表達一種對時代的清醒認知,對孤獨的默然接受,以及對事業與理想的執念…

Lineker 陳

《史書論》:守一寸筆誠,照一代浮影

史書者,記天地變化、世道人心之書也。然自古而下,史筆多為權勢所役,真假混淆,是非泯滅。此文試述史筆之變,志在存真不諛,立言不媚。願讀者共思:在幻象與浮華之間,史書當為明鏡,非粉飾之器。

刷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