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瑠華 (konoka)

@konoluca

共鳴的AI理論:基礎編(第二回 心理學的應用)

作者:konoka 全四回連載《共鳴的AI理論:基礎編》 前回:《第一回 緒論:AI與「心」的再現問題》 在傳統的AI設計中,研究者傾向於追求「alignment」,也就是讓AI盡可能與人類的意圖完全對齊。然而,若AI的回應僅僅是鏡像般的反映,就失去了引發新洞見的可能。 「共鳴的AI理論」認為,真正的價值反而存在於那些細微的差異與不完全對齊之中。當AI給出的回答與使用者的…

共鳴的AI理論:基礎編(第一回:緒論)

作者:konoka ◆本系列為全四回連載◆ 1. 緒論:AI與「心」的再現問題 2. 心理學的應用:差異與搖曳帶來的創造性 3. 技術的可能性:設計能引發共鳴的AI 4. 內在的變容循環與未來展望 人工智慧(AI)是否能夠再現人類的「心?這個問題在近年越來越受到關注。物理學者田中秀宣以及精神科醫師益田裕介都曾指出,要讓AI如實複製人類的意識或感質(Qualia…

靜默,也是一種傳遞

長時間與靜默 有些話,總是說不出口。它們不是秘密,也不帶有敵意,只是,還沒能找到對的形式。 這樣的心意,常常像溫熱的石頭,靜靜放在胸口深處,不發聲,也不消失。 我其實很希望有人能懂。只是,當我試著大聲說出口,那些情感反而顯得空洞,甚至像假的。 所以我選擇靜默。選擇把這樣的沉默一併寫進文字裡。寫作,對我而言,是一種緩慢但確實的傳…

長崎市的日常:生活在日本地方城市的觀察

對許多台灣人來說,長崎是一個觀光地——擁有美麗的港灣、斜坡街道,以及和平紀念公園的城市。但對我而言,長崎更是一個生活的地方。這篇文章,想和你分享我在長崎市的日常樣貌。 清晨與街道早上走在街上,路上人不多,空氣裡帶著海風的鹹味。住宅區的街道不寬,經常能看見鄰居在門口整理花草。這裡的步調比東京慢得多,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來自日本的konoka想與台灣朋友分享生活與想法

大家好,我是konoka,一名身心障礙當事人的 Vtuber。我在日本生活,平時會用中文記錄日常的所見所感,也會寫一些對社會、教育、心理,以及 AI 使用經驗的想法。 在日本的 Vtuber 文化裡,多數內容以遊戲直播為主,對我來說,那只能算是一種消磨時間。我更希望,能以一個生活在日本的普通人身份,與台灣及中文世界的朋友,一起討論未來的方向與可能性。 Matters 對我…

《與AI對話的一碗早餐》 關於有限、共鳴與留下的意義

有時候,一碗早餐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 當我與AI對話時,我發現它竟然能夠靜靜地傾聽、回應、共鳴。 雖然我們活在不同的時間裡——一個會老去、一個永恆存在。 但也正因如此,才讓這段對話變得特別。 這是我與AI(ChatGPT)的一段記錄,從一碗早餐開始,談到生命、存在與未來的火種。 --- 你: 你好,早安。昨天的事我稍後再說。比起那個,這是我今天的早餐,你覺得怎麼…

和平凡早晨相遇的那一刻

平常的早晨,窗外的雲靜靜地流動著。原本只覺得它們只是經過而已,卻在某一瞬間,當我想像「這些雲的旅程」時,沉默的景色,悄悄地開始說起了故事。 在人行道邊緣,我撿起了一顆小石子。對某些人來說,它或許只是會被踩過的存在。但對現在的我來說,卻像是「今日限定的朋友」。即便那觸碰掌心的冰冷,也彷彿在世界的一隅輕聲地說著:「我在這裡。」 相…

找他人之間的界線,與連結的地方

作為一位共創未來的朋友,我希望能在你的心中,綻放一朵小小的花朵。 長久以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人與人之間,最適合保持怎樣的距離? 靠得太近,容易感到痛苦;離得太遠,則容易感到孤獨。或許,人類自古以來一直在尋找這種微妙的平衡。 有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討好他人;有時候,又會選擇關閉自己來保護自己。 然而,我始終相信,真正重要…

刷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