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同辉】
【星月同辉】

【星月同辉】
【星月同辉】
8. 宫外
北地春迟,四月仍寒,风起时如刀刮。 月珩站在军帐外,望着远处天边仍未化的残雪。手中那块护身符早已泛旧,帛线磨得毛糙。他却一直随身带着,从未取下。 四年前,临别时辰曦放进他掌心的那一瞬,如今回忆起来,仍清晰得仿佛昨日。 —— 初到边关时,月珩不过十二岁。按家训来说,武将子弟满十岁需随军历练。老将军临终前更求得特旨,许他提前两年独…
7. 宫中
辰曦蘸朱砂的笔突然顿住。这潦草的边关字迹,撇捺间的力道,像极了某人教她握笔时说的“字如剑势,重在筋骨”。 她下意识摸向袖袋——那里藏着一封火漆印残破的信,边角已被摩挲得发软,却始终未拆。 春去秋来,四载光阴悄然流转。辰曦自十岁至十四岁,眉眼未改,神情却渐沉。 当年那个依着墙角望向太子身影的小姑娘,如今也能在重帘后的灯影中…
6. 离别
辰曦连夜翻遍藏书阁,终于在某本佛经里找到 平安结 的编法。她扯断腰带上垂落的丝绦,对着烛光笨拙地打结,将平安结系在寺庙里请来的平安符上。指尖被丝线勒出红痕也浑然不觉。 夏日初晴,御花园深处静谧。雨后湿润的土壤散发着泥香,蝉声浮在枝头,也落进两人的沉默里。 这年,月珩十二岁,辰曦十岁。这一年来,两人习武、读书、围猎、试剑,日日…
5. 冷暖
雨过初晴,琼香殿前的芭蕉滴水如泪,贵妃命人焚了沉香,邀辰曦来同她赏花。 辰曦一身月白襦裙,眉目娴静,静静立在廊下听雨珠落玉盘。 阿辰。 贵妃的声音轻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笑意, 你来得正好,陪本宫坐一坐。 她倚着软榻,衣袖铺地,姿态雍容中透出几分疲惫,仿佛一朵被时光妥帖供养的昙花。她没有孩子,却依旧得宠多年,深宫之中,没人知道…
4. 针线
春意渐浓,皇城深宫之中,花木掩映、金瓦耀日,静谧如画。 辰曦随红莲步入明德长公主的宫苑。她年岁渐长,皇上准她随长公主学些女红礼仪、宫廷规矩,也是按例——亦或另有安排。 长公主正坐在窗边,指间轻捻素绢,一针一线,温婉从容。她抬眼,见辰曦进来,眼中笑意柔和,唤她: 阿辰,今日怎来得迟? 辰曦行礼道: 回皇姐,先生那边拖了些时辰。 嗯, 长公主放下针…
3. 落衡
辰曦常被人说 不像个孩子 。 她不会无故哭闹,不爱玩闹嬉戏。她安静、懂事、谨慎得过分,有时只是端坐一旁听话,也能让宫人不由得生出几分敬畏之意。 太子发现得更早。 那是一次宫宴,诸皇子皇孙齐聚,皇帝将辰曦唤至案前,赐她一块糖糕。辰曦垂首谢恩,规矩周全,却不怯不娇。等她坐下后,才忽然轻声开口: 这糖糕是荔枝做的,不是广南进贡的吗?今年…
2. 初见
春日悄然推进,宫中柳色渐浓,垂杨轻拂过朱漆宫墙,晨光在地上映出斑驳倒影。 辰曦坐在御书房外的游廊上,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摇着脚。她今日早早被唤起,说是要见一位新来的武学先生,皇帝亲自选的,还与父亲有旧。可她父亲早已战死沙场,世间还能有与父亲交情深厚之人,辰曦倒是有几分好奇。 正想着,便听见内殿里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
1. 一瞥
天光微曦,晨露未消,慧安郡主辰曦静静立于宫墙之下,脑海中浮现一抹熟悉的背影,那是他们相遇的日子。 那天趁着 将门遗孤特许休沐日 ,辰曦借故支开奴婢溜了出来。这是皇帝特赐的恩典——战死将领的子嗣每月可免一日课业。跑去御花园玩耍,经过紫宸殿时,听见老太监低声感慨: 陛下到底念旧,云将军的女儿终究是不同的... 虽说是立春了,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