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語的薄霧 第二十一章 附錄二 新生兒溶血以及預防

落墨藏月
·
·
IPFS
·

一、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病?

新生兒溶血病是指母親體內產生抗體攻擊胎兒紅細胞,導致胎兒或新生兒貧血、黃疸,嚴重時甚至死亡。
最常見的類型有:

  • Rh溶血(尤其是RhD抗原)

  • ABO溶血(較常見但多數較輕)


二、Rh溶血的發生條件

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母親是 Rh−(陰性)——她體內沒有RhD抗原

胎兒是 Rh+(陽性)——從父親遺傳了RhD抗原

母親曾暴露過Rh+紅細胞——如第一次懷孕中微量胎兒血進入母體(分娩、流產、出血、羊穿等)

這樣母親會產生抗RhD抗體,下一胎若還是Rh+胎兒,這些抗體就會通過胎盤攻擊胎兒紅細胞,引發溶血性貧血、黃疸、水腫,甚至胎死宮內。


三、為什麼第一胎多沒事,第二胎才溶血?

第一次懷孕期間,母親尚未產生大量抗體,或抗體來不及影響胎兒。
但第二次接觸同樣Rh抗原後,會產生大量IgG抗體,可穿過胎盤,直接攻擊胎兒紅細胞。


四、如何預防Rh溶血病?

核心:阻止母親產生抗體(免疫抑制)
給Rh陰性媽媽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Rh免疫球蛋白):

時間點 注射說明

懷孕28週常規——預防性注射(即使無出血)

分娩後72小時內——若新生兒為Rh陽性,必須注射

流產、宮外孕、出血、羊膜穿刺後——均需注射

抗D免疫球蛋白會「中和」進入母體的胎兒RhD紅細胞,阻止母親產生抗體,保護未來的胎兒。

注意:

  • 一次注射不能保護一生,每次懷孕或有風險事件都需重新注射

  • 如果母親已經產生抗體(變成Rh致敏者),則不能再用免疫球蛋白阻止


五、如何監測與治療已發生Rh抗體的孕婦?

如果孕婦已經產生抗RhD抗體:

方法 說明

定期查抗體滴度——滴度≥1:16則高度警惕

胎兒超聲監測——看有無貧血、水腫、心衰

羊水穿刺(測膽紅素)——評估溶血程度

中重度貧血者——可宮內輸血或提前剖宮產


六、Rh陰性女性與Rh陽性男性結婚該怎麼辦?

情況一:父親是純合Rh+(DD)
→ 子女全部為Rh+,風險最高

情況二:父親是雜合Rh+(Dd)
→ 子女有50%可能是Rh+,風險中等

可選方案:

  • 產前胎兒DNA檢測:無創方式判斷胎兒Rh血型

  • 計劃生育前進行Rh抗體篩查、基因諮詢


總結

問題 答案

Rh−的媽媽可以生Rh+的寶寶嗎?可以,但需預防溶血

一定會溶血嗎?不一定,只是有風險

如何預防?孕期和產後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

溶血後怎麼辦?胎兒可宮內輸血,新生兒換血治療等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落墨藏月想完成一部自绘插图的半自傳小說。所謂半自傳,即亦真亦幻講述歲月的困惑。 小說我會繼續寫下去的,大綱都改得更狗血了,就是最近在製訂全家的旅遊計劃,沒時間沒精力,等8月中旬以後再更新。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隨筆
8 篇作品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驚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