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窮”的盡頭,是對“生活方式”的集體叛逃

寂靜的轟鳴
·
·
IPFS
·
“對自己好一點”曾是這代人的消費聖經。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撕掉“精緻”的標籤,主動選擇“窮”。這並非躺平,而是一場清醒的集體叛逃——逃離被定義的生活,奪回對自己時間的定義權。

你有沒有發現,朋友圈里的“精緻生活大賽”突然降溫了?

曾經,一杯插著吸管的星巴克必須配上電腦Logo,週末Brunch的牛油果 toast 角度要完美。我們信奉“你值得擁有更好”,心甘情願為每一個標榜著“生活方式”的標籤付費,哪怕月底只能啃麵包。

那種感覺,叫做 “精緻窮”。

但風向似乎變了。

現在,年輕人開始曬自己如何在菜市場砍價省下五塊錢;炫耀一件穿了五年的外套;對“斷捨離”和“薅羊毛”話題充滿熱情。“摳門”從一個貶義詞,變成了一種帶著聰明勁的褒獎。

這不是消費降級,而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價值觀升級”。

我們不是買不起了,是不想再那樣買了。我們集體對那種被商業社會精心包裝、販賣的“標準化精緻生活”,感到了徹頭徹尾的倦怠。

我們終於看透了:“對自己好一點”的盡頭,是讓信用卡負債一點點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寂靜的轟鳴試圖為無法言說的情緒命名,為司空見慣的日常祛魅。一篇一篇,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
  • 来自作者

“回避型人格”的愛:我渴望你,但請永遠別靠近我

我好像患上了一种叫“情绪倦怠”的当代病

善良是一種隱性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