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轟鳴
“回避型人格”的愛:我渴望你,但請永遠別靠近我
當愛情來臨,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恐慌和後退。不是不愛,而是愛的代價太大——那意味著交出自我,承受可能受傷的風險。這是一封寫給所有“愛里的鴕鳥”的情書,也是試圖理解這種“渴望與恐懼並存”的複雜人性。
“精緻窮”的盡頭,是對“生活方式”的集體叛逃
“對自己好一點”曾是這代人的消費聖經。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撕掉“精緻”的標籤,主動選擇“窮”。這並非躺平,而是一場清醒的集體叛逃——逃離被定義的生活,奪回對自己時間的定義權。

我好像患上了一种叫“情绪倦怠”的当代病
你是否也感觉:笑容需要预约,悲伤懒得进行?朋友的倾诉只觉得嘈杂,连自己的情绪都像隔着一层毛玻璃。这不是冷漠,而是一种现代人的集体自我防卫——情绪倦怠。这篇文章,想和你聊聊这种“感而不觉”的流行病。
善良是一種隱性的傲慢
我們都渴望成為一個好人,但你是否想過,那些未經審視的『善意』,可能隱藏著一種不易察覺的道德優越感?這篇文章將帶你剖析『善良』背後的權力關係,探討為何我們的好意有時會成為他人的負擔,以及如何實踐一種更謙卑、更有力量的真正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