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八月: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客座作家:郭強生) · 第一天

醒來在凌晨五點

🫧聽聞心💫婷文說🫧
·
(修改过)
·
IPFS
·
就這樣凌晨五點好像在此刻對我來說,是特別有意義的存在,甚至是不是一種宿命,註定我就得在這個時刻幹著某些大事?

現在,我已習慣在凌晨五點醒來;我得說,醒來的感覺,在不同平行宇宙的我之中,有著不同的情緒樣貌。

第一次,在我有意識安排,刻意在凌晨五點起床,是國小畢業銜接國一的那個暑假。只維持一天,我隔天便不再做這件事,那時我擁有的是可以賴床的選擇,看似不怎麼樣的還沒開始就直接放棄。

在身份轉換為母親時,便毫無選擇。在那之前,我沒思考過當時間被硬生截斷為兩個小時必須起床一次擠奶,每每只要時針抵達凌晨五點時,我總會跟12歲的自己說:「妳看看妳現在已成了必須五點醒著的人,沒有賴床的選擇了!」

我並不清楚,30歲初為人母的我,是在跟12歲的自己說的是一種比較還是一種驕傲、甚至可以說是嫉妒。畢竟我覺得,當媽媽的我沒得選擇,卻羨慕起可以過往毫無顧忌想賴床就賴床的自己。

直到孩子夠大了,我卻發現自己已經習慣在凌晨五點起床。於是我決定開始到自家後面的堤防去晨跑。剛開始1公里、3公里的練習,到後來維持每天5公里,這些距離堆疊的同時,我才發現原來早起規律運動的人也真多,久了就認識了幾張熟面孔,那時我才明白,不是只有我想運動,而是只要穿上運動鞋、打開家門就可以運動了,原來此刻的35歲的我正在回過頭幫12歲的自己達成當時未能實現的目標。

就這樣跑著跑著,我也跑進了10公里、半馬、全馬。這時候常常因為賽事訓練,得跑過每個不同時間區隔、各種天氣的洗禮,但始終,我還是沒有放棄晨跑這件事,這個習慣維持到了37歲又被硬生生的停擺。

因為疫情、不能隨意到外面運動;但我卻同時被宣布要做一連串的癌症治療,我沒有因為治療就停止凌晨五點起床,每次這個時間醒來,我得對峙身體因藥物的各種不適應跟副作用,很辛苦但好像也不那麼辛苦。

當時Covid-19的世界,根本每個人都辛苦,我好像找不到一種理由去怪罪這個世界,老天爺在當時感覺是拉了全世界的人陪著我一起像是被困著的感覺,只是我肩負同時在疫情中適應得癌症這樣。

我知道會過去的,不論疫情或治療,於是不能外出運動的時候,我改成閱讀與寫作。凌晨五點非常安靜,那是我可以好好靜下心面對自己的時刻,我書寫文字,有時凌亂潦草,因為化療副作用的低落,有時又感覺自己的文字可以成為支持自己的力量,畢竟就連養成習慣在五點起床閱讀寫作,也是我未曾想過的事情。

就這樣凌晨五點好像在此刻對我來說,是特別有意義的存在,甚至是不是一種宿命,註定我就得在這個時刻幹著某些大事?

於是當2022年底,治療告一段落後,我開始慢慢重新在凌晨五點起床,只是我改成比較舒緩的走路或慢跑,我甚至感恩起自己,還能再次跑步的感動,沒有因為其他理由而選擇擺爛放棄,這是不是已經擺脫了12歲總會找理由的自己?原來到頭來我還是喜歡跟自己比較。

2023年體力稍回復,我開始認真訓練自己的體能,每個週六凌晨五點毫無怨言的自動起床、搭第一班的捷運到臺北田徑場上跑班,接受教練的訓練。我不禁在想,若沒有母親這個身份,我有可能會歡喜心甘願受的站在烈日下或雨中接受訓練嗎?是不是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到下一個決定?

我突然有意識的看待這件事。所以當時我很認真的看待上跑班這件事,為了隔一年的名古屋女子馬賽事。最後我順利以5小時26分內完賽,比我當年初馬的成績還要好,這是我經過無數年凌晨五點起床,好親切又好滿意的完賽數字。

面對自己,從來不是一種妄想快樂就可以活得快樂的樣子,你必須在生活遇上的困頓中,找到自己為何而做、為何而停擺的各種理由,這一刻才是真正的快樂。

然後我才意識,原來凌晨五點是屬於我和我自己約會的時間,因為在不同平行宇宙的我,總規律選擇在這個時間、為自己幹件大事,每個層次分明、各有所求也有所得。

凌晨五點,我和我自己的約會

是在那不經意的第一天成就了每一天。

清晨五點🕔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聽聞心💫婷文說🫧我是婷文也是Nivin 喜歡閱讀寫作、聽聞佛法並精進學習的女子。獅子座B型也是光譜紅蛇KIN245,在40歲不惑之年前決定要抬頭苦幹。喜歡觀察人類,結合文字同時,用生命影響生命;讓靈魂實話實說。 37歲那年走過乳癌的洗禮、40歲放下跑者的執念;全心投入閱讀分享療癒自己與他人。
  • 来自作者
2025.8✨給自己的情書: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
3 篇作品

閱讀本身就是一連串的奇蹟

其實我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