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心💫婷文說🫧

@nivin

✦ 職場焦慮,也是心的功課

我深信,當你還能擁有工作,它便是打磨生活底氣的過程;它磨出的是自己對自己的匠心成就,而非單一追逐身份或財富的象徵。然而,這種領悟並非一蹴可及。它需要我們在好幾次的挫敗之中,才能誠實照見。關鍵在於:要不偽裝地望見自己,看見那份置身於名利慾望中的真實掙扎

✨ The Calling|悅音的召喚📞

記得當我第一次聽到〈Gayatri Mantra〉時,先是被吸引,但後來心底又湧上一種陌生的害怕。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感覺,像靈魂被輕輕喚了一下。我是一個相信直覺的人。於是我決定不逃避,而是好好認識「梵唱」這件事。當我查閱了〈Gayatri Mantra〉的字義之後,我忽然明白,那份吸引與不安,其實是靈魂在提醒我:有些聲音,不屬於外界,而是屬於記憶的深處。那一刻,我知道,自…

[慢下來的練習:八段錦的心流時刻]

我也更懂得「砍掉重練」的意義——那不只是技術上的重新開始,而是一種謙卑的練習。以前的我,最怕聽到「重來」。只要一出現問題,就會急著補救,覺得重新開始太浪費時間,甚至有點不耐煩。但現在,我漸漸明白,「重來」不是退步,而是重新整理的契機。每一次砍掉重練,都是一次放下傲氣、讓心變得柔軟的過程。

《人生最好的起跑線,是學會按下暫停鍵》

假使延伸另一種我,非順流這一路路砍掉重練而成為這樣子的我,那個不願改變的我,又會如何?其實也就留在那個平行時空,由那個我代為執筆,而述而感、而紀錄:)或許謙卑與學習,便此生與我無緣,更別提,我若無健康的身心靈,如何開展重構人生這四字:似乎只能許願留待下一生再重新琢磨個透了。

〈脫離的一部分〉

這幾年,我常常在思考「脫離」這件事;能否放下關係裡那份「非得負責」的慣性?從外在的角色,到內在的執著,有時我們不是活得不夠努力,而是活得太緊。像是被某種無形的線牽著——去應對、去取悅、去堅強。你說人生能演嗎?當然能。只是,當我不想再演的時候,為什麼就被認為「做自己」不行?別人憑什麼來指指點點我?

11月我拜讀蔡璧名老師的《醫道同源》

— 心靜了,氣就順!氣順了,病不來!🥹

11月我拜讀蔡璧名老師的《醫道同源》

— 心靜了,氣就順!氣順了,病不來!🥹

Day 31|回到心的歸處🌕Oct.31

昨天早上,我先生在上班路上,遇到了一位被情緒駕馭的「機車老騎士」。大概的情勢就是從危險挑釁到掏出鐵鎚威脅,衝突就在一線之間。而那一刻,他沒有慌亂,只是不急不徐地拿出了警察服務證。那一秒,一切的怒氣與喧囂,都靜止了。老人此刻呆了;我先生當場提早上班的概念(笑

Day 30|圓滿的定義💫Oct.30

我突然意識到——其實生在這個時代,好幸福。資源從來不缺,只是我們願不願意靠近、去學。也許,這正是「圓滿」的另一種模樣。不是終於什麼都會、什麼都懂,而是那一刻你願意相信:「我已經在光裡。」我發現,那個燃燒的「楓葉紅」開始轉變成「金橙色」。它不再急著證明什麼,只是溫柔地發著光——像黃昏的太陽,也像心裡的一盞燈。

Day 29|回到生活的光✍️Oct.29

我慢慢體會到:原來生命裡那些看似「突如其來的無常」,多半都藏著自己曾經忽略的習慣。當我看見這點時,不是難受,也不是內疚,而是一種安靜的釋懷——我知道自己有可以讓步的可能性。

Day 28|圓舞之境:臣服與整合🌕Oct.28

原來這份內疚背後,是「我希望別人不要因我而受苦」的心。而當我願意停下來擁抱這份心,它就變得很安靜。當我願意擁抱這樣的自己,那份緊繃就慢慢鬆開了。我對自己說——「謝謝你,願意誠實、也願意在意。你不需要完美,因為你已經在用愛修正一切。」

Day 27 你,就是自己生命的導師✨Oct.27

今天用自己是自己導師的角度做的練習,是一場回心的路。沒有目的,只有誠實。心口合一,便是我最深的慈悲。⸻✨聽聞心語|婷文說:『願我所行的每一步,皆從心起,歸於心止。』

☀️ Day 26|活在當下Oct.26

前一晚,我享受一個人在家的時光。現在回想起來,能與自己安然共處,確實是一件重要的事。最終,我們都要明白,人生總有一段旅程,要學會一個人吃飯、睡覺,甚至,面對離開。而當下我能無遺、無憾地存在,對我來說,就是平靜。當我能與自己在一起,世界就不再那麼孤單。

Day 25|執著,可能只是投射🪞Oct.25

放下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也自我掙扎很久,那是一種「我會什麼都沒有」的恐懼。可是當我讀到金剛經的時候,我也突然才被敲醒,我從來就沒有帶著什麼來到這裏,更別提我能帶走什麼離開這裏。與此同時,我才看見生命留白的可貴,可也正是那份空白,讓新的自己有了容身之處。

Day 24|恐懼的禮物🎁Oct.24

每個人都很重要,不是只有自己本身很重要!沒有什麼事都是你很拿手、很秋條的,好好的拿出真心以待,對自己好不是拿別人的痛苦來交換,當有人願意體諒,而不說破,是一種尊重,不代表你就可以當男主跟女主!人生有太多要演的戲了,不是你可以控制編劇的,哪天要你演主角的時候,你還要有能耐才能演,演不好可能就一個葛屁也不一定。深…

Day 23|給予之流·總結✨Oct.23

有時候人是這樣,以為現下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應得的,卻忘了背後,有許多人的成全。老實說,身為妻子與母親,要離家一週以上旅行,若沒有先生的鼎力支持,根本不可能。於是,當時第一次獨自飛往日本完成賽事時,心裡的第一個念頭便是——這趟旅程,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一場「感恩的延伸」。我把這份感恩的獨旅概念,分享給他,鼓勵他也替自己安排…

Day 22|感謝生命🌱Oct.22

此刻,我深深感受到——靈魂的連結是真實存在的。有些相遇,不在時間裡,而在心的頻率上。—對應到今天「感謝生命」的主題,我感受到一種柔軟的順流感恩。謝謝蔡璧名教授,謝謝這場靜默卻溫柔的連結。願一切光明安然,也願我未來在閱讀《莊子》的路上,繼續與她的智慧同行。

Day 21|分享光✨Oct.21

慈心觀教我的——當我們願意放下「以自己為中心」去看見別人時,光,其實就在那裡,只是有時被焦慮與責備遮住而已。今天的我,學到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讓愛與光流得更遠」。也許,真正的給予,是在每一次願意理解、願意原諒的當下發生的。

Day 20|慈悲之流💗Oct.20

我不會覺得那種遺憾是心裡有洞的,因為我修習了慈心觀,帶領我修補遺憾的缺口,用紮實的祝福補上,也讓這段關係圓了一個滿字,因為現在的我是真的如芋圓說的由衷的快樂過生活。逐一唸完這些字條,我閉上眼睛,想像芋圓就站在我身旁,像當年一樣手牽著手,在操場邊聊天、散步。她的樣貌與那份照顧朋友的心意,早在不知不覺間流進了…

Day19 愛的流動💗Oct.19

直到近年,我才開始練習——不急著開始的樣貌。一開始,我會有罪惡感,以為這是種計較。但當我在突破迭代的陪跑中,慢慢觀照這份不急,我才看見——原來我長期「掠奪」了他人的主動權,也因此讓對方習慣了被動。真的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現在的我,更想讓關係變得簡單一點:不需要刻意促成連結,只要各自好好照顧自己。因為太多的「應該給愛」,久了會變…

📆 Day 18|關係裡的界線 Oct.18

有時候我會傾聽別人的不容易,我很明白這是我身處不容易之後,看著、感受著。我總會、總會浮現那段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若有我苦未必有我善。」我們都不可能一夕之間成為那個令人滿意的大人,正如我此刻的修行「練習成為自己母親」,光憑這一點,這股能量令我感受到柔軟、堅定、也帶著修復的溫度。讓自己變得更柔韌與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