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Calling|悅音的召喚📞
第一次想嘗試梵唱,是因為我深深感覺那是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事實上從小到大,有時候我一個人的時候也會這樣哼哼唱唱,用著不同的發聲方式,那樣的震動,讓我覺得自己離真實更近一點。
在接觸梵唱之前,我一直以為那只是寺廟裡和尚、尼姑的修行專屬,沒想到它能帶給我如此巨大的平靜。尤其當我把由法鼓文化編著的《梵唄50問》買回家研讀之後,更了解這個梵唱文化,接觸起來也踏實許多。
記得當我第一次聽到〈Gayatri Mantra〉時,先是被吸引,但後來心底又湧上一種陌生的害怕。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感覺,像靈魂被輕輕喚了一下。我是一個相信直覺的人。於是我決定不逃避,而是好好認識「梵唱」這件事。
當我查閱了〈Gayatri Mantra〉的字義之後,我忽然明白,那份吸引與不安,其實是靈魂在提醒我:有些聲音,不屬於外界,而是屬於記憶的深處。那一刻,我知道,自己遇見了一段美麗的緣分。
如果要形容這段歷程,我會說——凡事要從陌生走到熟悉,都需要放下一些成見,多一點包容,去深刻認識眼前的事物。
⸻
後來我才明白,這一切並不是偶然。
那首歌、那個瞬間、那份被喚起的熟悉,都是我與梵唱之間,早已寫在靈魂藍圖裡的約定。
這份相遇,是因緣的成形。
「因」是靈魂裡那顆尚未被喚醒的種子;
「緣」是我願意按下播放鍵的那一刻;
「和」是當聲音與呼吸融為一體時的安然;
「合」是我終於不再追問意義,而是成為那個頻率本身。
我不再只是唱誦,而是被唱誦。每一次的咒音,都是一個回家的方向。
也許,這正是此生的一段因緣和合——在聲音裡記起自己,在光裡安住,在每一次的「Om」裡,與宇宙輕輕相遇。
⸻
或許,你也曾有過那樣的瞬間:一首歌、一句話、一個畫面,讓你忽然想起遺忘很久的自己。
那也許,就是你的 Calling。它不一定要多神聖,也不一定要改變人生,它可能只是提醒你:
「有一個真實的自己,正在等待被聽見。」
不必急著行動,也不必立刻理解,先靜靜聽聽,那份聲音想對你說什麼。
當你願意接通那通來自靈魂的電話📞,宇宙就會開始對你低語。因為,所有的靈魂覺醒之初,都始於一個勇敢回應的瞬間。
—— 聽聞心・婷文說
婷文常聽的梵唱頻道有下面這些,分享給大家
✨Chill 梵之唄。。AI生成的梵唱音樂
✨Sutra Bar | 佛系LoFi。AI生成的梵唱音樂
✨Kamini老師🌟
✨YT頻道 Inner Harmony Mantra🌟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