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重構生活 · 第三天

[慢下來的練習:八段錦的心流時刻]

🫧聽聞心💫婷文說🫧
·
·
IPFS
·
我也更懂得「砍掉重練」的意義——那不只是技術上的重新開始,而是一種謙卑的練習。以前的我,最怕聽到「重來」。只要一出現問題,就會急著補救,覺得重新開始太浪費時間,甚至有點不耐煩。但現在,我漸漸明白,「重來」不是退步,而是重新整理的契機。每一次砍掉重練,都是一次放下傲氣、讓心變得柔軟的過程。
心流之美

這幾天,我開始養成一個新的早晨習慣——練八段錦。起初,只是因為聽蔡璧名老師講《莊子》課時,隨口的一句話:「可以搭配穴道導引和打打太極拳。」

那一刻,我忽然覺得,也許身體的修煉,正是理解《莊子》的另一條路。這句話像一顆小小的種子,在我心裡悄悄發了芽。

我向來習慣追求速度——思考要快、行動要快、連學習都要高效完成。那種「快」,讓我得到不少成就感,也積累了許多疲憊。

於是我對自己說,也許該試著放慢,看看「慢」能帶我去哪裡。

這幾天早晨起床後,我會在家中客廳的一角練習,這空間沒有窗戶,這陣子又常是陰雨綿綿。外頭灰灰的、靜靜的,彷彿整個世界也在慢下來。

我就在那樣的氛圍裡抬手、吐氣、轉身。沒有陽光,卻能感覺到身體裡有一種微光在流動——那股熱、那股氣息,從裡面緩緩生起。

剛開始,每一式我都要反覆確認手腳的位置,彷彿重新學習如何與身體合作。但就在今天,當我練到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鵰〉時,身體忽然開始發熱,那股熱不是勞累的汗,而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暖流。

氣息變得長、穩,意識慢慢沉入身體的中心。到了後面幾式,我的注意力完全融入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呼吸——那是一種「進入心流」的狀態。

時間在那一刻彷彿暫停。思緒不再飄散,身體、呼吸與意念融成一體。

那份專注不是刻意努力,而是一種自然流動的清明。有時甚至可以閉上眼,只聽著老師的指令,讓身體自己記得節奏。

那種感覺,很像我後期在山上跑步時——完全不需要聽音樂,只是聽著蟲鳴鳥叫,讓跑步成為一種單純的存在。當下的跑步,就只是跑步。

我開始明白,《莊子》說的「心齋」並非靜坐不起的境界,而是一種「動中的靜」。不論是跑步,或是練習八段錦的身體流動,這份專注,才是練心的節奏。

我漸漸學會如何在動作中聽見自己——聽見呼吸、聽見肌肉的回應、也聽見那份不再匆忙的聲音。

回想第一天剛開始練時,我帶著滿滿期待。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想做,不是被要求或目標驅動。這幾天隨著練習,動作越來越熟,有幾式我不再需要看螢幕。身體自己記得節奏,意識開始自由遊走。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真正靜下來了。如果要形容這段轉變,我會說——

以前的我,是「忙、茫、盲」;

現在的我,是「明」與「清」。

蔡璧名老師說:「我們總是活在『他們(they)』,而忘了活在『我(I)』。」

這句話深深刻在我心裡。或許八段錦的練習,和我在任何進入心流的運動裡一樣,都是回到「我」的呼吸。

當我不再追逐外界的節奏,而是感受自己的節拍,那份安靜的快樂,就在其中自然生成。

我也更懂得「砍掉重練」的意義——那不只是技術上的重新開始,而是一種謙卑的練習。以前的我,最怕聽到「重來」。只要一出現問題,就會急著補救,覺得重新開始太浪費時間,甚至有點不耐煩。

但現在,我漸漸明白,「重來」不是退步,而是重新整理的契機。每一次砍掉重練,都是一次放下傲氣、讓心變得柔軟的過程。

今天聽到璧名老師談《莊子》中「渾沌」的故事——那份「未開」的渾沌,正是與道同流的自然狀態。

我忽然明白,也許每一次「砍掉重練」,都是一步步走回靈魂最初的渾沌之時。在那裡,不再分對錯,也不再急著定義成敗,

只是單純地存在——像呼吸、像氣、像一場緩慢而真實的流動。

如今,我似乎感受到練完八段錦後,不再需要任何成果,也不再想比較。我只是單純地在當下,與自己同在。

這就是我這陣子每天的小儀式——讓身體帶著心進入流動,讓動作成為冥想。那份「心流」的靜謐,正是走向渾沌、回歸本真的道路。

每一次砍掉重練,都是靈魂回家的路。

當我們放下「懂」與「快」,也許,就正在一步步走向那個渾然天成的自己。

—— 聽聞心・婷文說

找了許多視頻,太極藝莊的視頻最適合我:)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聽聞心💫婷文說🫧💫婷文 Nivin|行於心的道☘️ 喜歡閱讀、學習與書寫的女子。 走過乳癌洗禮,不斷修習放下執念ing 我是光譜紅蛇 KIN245,持續行走在不惑前的覺醒之路。 現正修習莊子之道,學習虛靜與逍遙。 願以文字與覺察療癒自己的同時也溫柔陪伴你。 |願以真實為筆,書寫靈魂的呼吸|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Matters 七日書| 陪你完成人生日記:重構生活
6 篇作品

🙃沒有人在乎,但我在乎🙂

✦ 職場焦慮,也是心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