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5|執著,可能只是投射🪞Oct.25
十月,婷文想在自由寫
在這裡自由的寫下作為一個分享者兼學習者的內心話
好好紮根紀錄這31天份的日更小日記📝
主題是延續我自己發起的「突破迭代」🌱限動陪跑
自由,這兩個字,我們好像從小就在追。追到現在,感覺也追了個寂寞。長大後也許仍然被所謂的自由遊戲給套牢著。
直至我藉由順應生命停下,嘗試看看透過跳脫原本的生命軌道,落地行動才發現,真正的自由不是那種表面上想去哪就去哪的權利,也不是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的自在,更不是你賺夠了錢、一夕之間賺大錢就可以什麼煩惱都沒了。
對我來說,真正的自由,是一種——從內心深處鬆開的感覺;以往所想的自由也都是這個世俗物化了我們。
當我心存自由才了解,我以為的「放不下」,其實只是渴望被看見、被理解的一部分自己。「我越想抓緊的,往往是最害怕失去的。」我輕輕看著內在的執著。不批判,也不急著放下。
我就只是觀照:這份抓緊背後,是不是也有一份愛?我想得到、只因為我愛。
當我努力成為別人口中的「好」。好孩子、好學生、好員工、好太太、好媽媽。我意識到那是一種想被愛、想被肯定的用力。
有時候,我太想成為「好」,卻莫名讓自己被困在「應該」裡,忘了自己也可以只是「我」。
在我踏入社會工作之後,我以為自由是慾望的滿足——我要有錢、有時間、才能隨心所欲。
殊不知,這種自由很容易變成另一種綁。當我們害怕不再像以前了,害怕自己老、乃至於害怕不被喜歡而去迎合各種可能你不認同的一切。
那樣的追逐,是焦慮,也是我的執著,像是我們在對自己說:「我現在所擁有的還不夠,我得想辦法再得到更多。」
我似乎太相信腦中那個聲音——「我喜歡這,我討厭那。」那個不斷評價自己的「我」,使得我無意識執著於「我」的立場,在那樣的生命之流就變得緊繃,而當我願意慢慢放下,不再急著定義自己的那一刻起自由就開始流進來了。
放下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也自我掙扎很久,那是一種「我會什麼都沒有」的恐懼。可是當我讀到金剛經的時候,我也突然才被敲醒,我從來就沒有帶著什麼來到這裏,更別提我能帶走什麼離開這裏。與此同時,我才看見生命留白的可貴,可也正是那份空白,讓新的自己有了容身之處。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莊子・應帝王篇》
莊子用「鏡子」形容智者的心。鏡子無法抓住照鏡子的人,也無法拒絕映照出人像這件事。它只是安靜地映照、如實地看見。
於是我,讓我自己學會像鏡子一樣,讓事物成為它本來的樣子,讓我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不再評斷、不再抗拒,那一刻痛苦與對立就慢慢消散了。
我不必看見別人做了什麼我就得跟著做,因為我很明白我自己一直都有在做使我舒服自在的事;我也不必盲目聽從別人口中說出來的話,因為我擁有選擇的智慧。
真正的自由,是讓所有事物都自由:
讓別人有靠近我的自由,也有離開我的自由。
讓自己有哭的自由,也有不必逞強的自由。
因為當我學習允許一切如其所示,才謂之真正的自由。
當你順勢而為,明白你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再被恐懼推著走。像水流過石頭,相信生命自有它的方向。那不是逃避,而是一種深層的信任
自由,其實就是這樣——放下執著、不再與生命對抗。
這個月透過突破迭代陪跑的活動,我看見自己的放下是,當我不再急著「幫助」,而只是安靜地陪在身邊,那份存在本身,就能引導需要被引導的人。我能做的,是讓身邊的人感覺到安全與真實
「和你在一起,我可以做自己。」
我很清楚明白,當我能自在地做自己的時候,我會走向自己該去的地方。而那時候,我也已經自由了。
放下,不是失去;是讓能量重新流動。
然而在你心中,最想鬆開的一份執著又是什麼?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