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不是已經太久沒有害怕了?

watanabe
·
·
IPFS
·

今天早上,有一則新聞短短跳出來,說俄羅斯外海發生了規模 8.8 的大地震。你知道嗎?八點八耶。那已經是足以把一整片海岸線撕裂的等級了。
我當下只是眨了一下眼,然後繼續滑著手機,繼續吃早餐,繼續打開今天的社群媒體——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

可是我忽然卡住了。
我們是不是……已經太習慣這一切了?
太習慣災難在螢幕上閃一下,然後就被演算法換掉。
太習慣那些本該令人心悸的警報聲,只是打斷我們看影片的雜音。
太習慣新聞裡的人死掉,不是我們,不是我們認識的人,就沒感覺了。

以前聽到地震,我們會衝出去、抱頭、打開收音機、打給家人確認狀況。
現在看到新聞寫「可能引發海嘯」,我們還會約朋友說:「欸,要不要今天去海邊拍照?」

不是我們變勇敢了,是我們忘記怎麼怕了。
怕自然,怕災難,怕失控的力量。

但地震還在啊,火災還在啊,海嘯也沒有因為我們的忽視而放過誰。
只是我們的警戒,鬆到只剩一層 Instagram 濾鏡的厚度。
我們以為「災難」這件事,會禮貌地預約,會避開我們的行程,會在我們休假的時候留情。可它才不管。

其實不只是地震吧。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連生活裡那些明明很危險的事情,也不太放在心上了?
騎車闖紅燈、走在沒人陪伴的深夜、喝了酒還堅持要自己回家——我們都明知道不該,但還是做,因為「沒差啦」。

但自然和命運從來都不跟人談條件。
它們是無聲的牆,一旦撞上,就讓你記起什麼叫恐懼。

也許,今天這場地震是提醒。
提醒我們不是主角,也不是幸運免疫者。
我們不過是這個星球上的一粒沙,當海浪翻湧,山脈顫動,我們什麼都不是。

而這不是悲觀,這是謙卑。
學會害怕,才會學會珍惜。
學會警覺,才會學會活著。

所以今天,不妨放下手機一會兒,抬頭看看天,聽聽風吹的聲音。
想一想,你上一次對這個世界感到敬畏,是什麼時候?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