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靈沖繩戰役「台籍罹難者」:台人接力朗讀「和平之礎」紀念碑計畫

作者:張郁婕
二戰終戰80週年,日本德仁天皇一家的慰靈之旅第二站來到沖繩縣。天皇一家先在6月4日造訪了沖繩戰役最後的激戰地點系滿市,慰問收納18萬人遺骨的納骨堂,以及銘刻超過24萬名罹難者姓名的石碑「和平之礎」,第二天一早又前往學童疏開(日文稱「学童疎開」)船「對馬丸」的慰靈碑及博物館,紀念這段在戰爭打到沖繩之前,為了疏散近1500名學童,卻遭美軍擊沉的悲劇。
但沖繩的慰靈活動,並沒有隨著天皇一家的離開而結束。就在德仁天皇一家離開沖繩的當天晚上,在沖繩那霸市的若狹公民館,有一群住在沖繩、但國籍或背景略有不同的民眾,接棒朗讀「和平之礎」沖繩戰役罹難者姓名。
若狹公民館每週四晚上多文化交流活動「多文化Café・若狹」,當天由成員接力朗讀1,000位名罹難者姓名。「多文化Café・若狹」的成員當中,包含旅居日本的台灣人,所以主辦單位特別安排,讓台灣人朗讀34名銘刻在「和平之礎」石碑上的台籍罹難者姓名。
「其實我想要用台語朗讀這些人名,這樣死去的亡者才能聽懂。但我的台語並不好,所以我要用中文念。」
現居沖繩的郭依林來自台灣,主辦單位特別安排讓他朗讀銘刻在「和平之礎」上的24名台籍罹難者姓名,讓台灣人用台灣人的語言朗讀台籍罹難者姓名。只不過,雖然台籍罹難者的姓名就在眼前,卻無法用那一個時代的語言,將心意傳達給在天之靈的亡者知道。郭依林在開始朗讀之前,特別在大家面前談起自己力不從心的愧疚感,同時也希望藉由這個機會,讓海內、外線上同步參與活動的民眾能注意到台灣語言的多元性。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台灣的人名用中文講會不一樣,希望之後也能由台灣人來朗讀台灣人的姓名。」代表主辦單位出席實體會場活動的德森Lima,在朗讀結束後的分享時間上,也特別談到「讓台灣人用台灣的語言,念出台灣人姓名」的重要性......
全文閱讀:
慰靈沖繩戰役「台籍罹難者」:台人接力朗讀「和平之礎」紀念碑計畫
🔔關注轉角國際,認識國際新聞🔔
更多精采好文:轉角國際官方網頁
週更深度 Podcast:重磅廣播
日更新聞 Podcast:轉角Daily Podcast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