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八月: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客座作家:郭強生) · 第二天

「三日書」异乡人与家乡菜

Herstory2025
·
(修改过)
·
IPFS
·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我对一切无穷无尽的好奇里,“文科”占据很大一块。对社会人文学科的热爱,与对曾今年所处社会的关注,不仅让我成为如今漂泊的异乡人,也让我对国族身份有多一层的反思。但无论如何反思,都有一种存在,让我日思夜想、让我心甘情愿皈依臣服。

这个存在,就是让我茁壮成长、味蕾坚实的家乡菜。

这里所提及的家乡,也不仅仅局限在一城一市,而是我所熟悉、热爱一切美食的归属。比如四川热腾腾的火锅,细致一些还可以区分为重庆偏麻口,成都偏辣口的万能牛油火锅;比如众所周知的深圳特产海南椰子鸡,比如潮汕大名鼎鼎的牛肉火锅与手打牛肉丸,比如贵州的酸汤,比如云南的薄荷炸干巴、米布和各式各样神奇又美味的菌子。

吃货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爱好与身份认同,海内存知己,天涯共美食。

作为一个异乡人,除了去褒贬不一但长盛不衰的中国饭馆吃饭,自然就是自然动手丰衣足食。从搜集菜谱、到研究哪里能买到什么食材与调料,到备菜与烹饪,整个过程正式地仿佛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珍重客人沐浴更衣接风洗尘一般。一定要挑上一个晴朗的完整假期,安静又风火地置办完材料,再跟朋友一起在厨房里一阵忙活,把饭菜摆上桌再拍照留念,才终于畅快地开始大快朵颐。虽然大家没有最锋利名贵的刀具,也没有使用最顶尖的食材,更无法拥有能够提供锅气的灶火,但熟悉味蕾被良好满足的幸福感在此刻是任何世间真理也无法企及的。

此时也难免想起一部叫做中华小当家的古早动漫,主角每每在一集快要结束前端上终于完成的美味,评委品尝之后都会搭配非常夸张的意识流背景与感叹声,来表达评委们用语言难以表达的超级无敌大赞叹!不禁感叹,艺术果真源于生活。

笔者最近使用一些简单的食材复刻了一度红火的打工人美味——黄焖鸡米饭,虽然没有米饭,但在吃下热腾腾的鸡肉、感受到熟悉味道的时刻,当下的满足感是简单而真实的。

吃饭的幸福时光总是短暂的,吃饱喝足仍然需要收拾洗碗。放下碗筷,吃完仍是异乡人,依旧想念家乡菜。欢欣亦怅然,此时此地难为情。幸好炸鱼薯条牛肉汉堡我也很爱。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