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右翼浪潮再起:捷克政權更替,從民主價值走向「本國利益至上」
2025 年10月5日,捷克眾議院大選結果出爐,由右翼政黨ANO2011擊敗現任總理所屬的政黨聯盟SPOLU,以34.5%的得票率取得國會最多數席次,預計將由有「捷克川普」之稱的ANO2011黨主席巴比斯(Andrej Babiš)出任總理。
巴比斯將與兩個疑歐派的右翼政黨 Motorists for Themselves (簡稱為AUTO) 及 Freedom and Direct Democracy (簡稱為SPD) 協商,討論共同籌組聯合政府的可能性。此政治聯盟預期將改變現任政府所採取的自由民主、親歐外交路線,其疑歐、強調捷克本國利益的主張,為捷克未來的政策方向和外交關係變動帶來不確定性。
自由派政府為何敗選? 國內財政緊縮政策下的經濟困境
現任總理費亞拉(Petr Fiala)自2021年領導的五黨聯盟政府,在外交政策上採取親歐盟和北約、強調民主自由價值的路線,如俄烏戰爭以來,捷克為歐盟中人均收容烏克蘭難民比例最高的國家;而在民主外交的推動下,近年來捷克與台灣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也展開密切合作。
然而在國內政治上,現任政府上任後即面臨俄烏戰爭帶來的能源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問題。此外,因社會福利支出增加、2021年稅制改革後導致稅收減少等問題,使政府財政赤字逐年上升。面對國際情勢與國內制度帶來的經濟壓力,費亞拉政府採取財政緊縮政策以減緩赤字上升,然而緊縮政策使捷克整體經濟成長放緩、薪資停滯,政府能夠投資於產業發展、基礎建設的預算也更為有限,導致公共服務與建設發展緩慢,引起民眾對政府的批評聲浪......
全文閱讀:
歐洲右翼浪潮再起:捷克政權更替,從民主價值走向「本國利益至上」
🔔關注轉角國際,認識國際新聞🔔
更多精采好文:轉角國際官方網頁
週更深度 Podcast:重磅廣播
日更新聞 Podcast:轉角Daily Podcast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