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重構生活 · 第一天

脱离匮乏感,享受低级趣味

枯北
·
·
IPFS

年轻人最有创作活力,如果他们不再表达自己,那一定是有什么东西让他们闭嘴了。我曾在图书馆的留言板上,看到有学生贴了两首打油诗,内容如下:

"一生如牛不得闲,闲时已与山共眠,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

“春风若许再少年,还是忙碌不得闲,不如常与山共眠,反正也是没有钱。”

读前面的几句,虽然感觉有点伤感,不过是漂浮在空中去谈论着人生苦短,最后一句“反正也是没有钱”,却又一下子扎实地接了地气。

在现在这个经济不景气的周期里,我很能理解年轻人的辛苦。我曾经赶上了最后一波增长的潮流,在我大学本科时候,实习是有工资的,而听说现在实习要倒贴钱;未来是迷茫的,也是有希望的,出路很多,考公务员和考编制只是一个选择,并不像现在这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个时候学生都想学金融,进投行,现在听说法学很热门,毕业进体制内的机会更多。

用现在流行的形容就是从前有种“经济上行期的美”,我搭上了上行期的末班车,瞥见了一些美的东西。我的家庭背景与父母的认知,决定了我需要循规蹈矩,认真读书走升学这条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成功的,不仅提高了个人的收入,从社会关系上来说,我业已脱离了原本的县城亲戚圈子,也不再有联系紧密的故乡朋友,对此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想起来,我会稍微觉得轻松一些。

但我一直无法摆脱的是一种匮乏感,我收入增长了,但没有安全感。我想享受,但总会有个声音在问我:这个有什么用?是不是太浪费了?

我喜欢搞一些用不着的东西,摆弄胶片相机,拍卖买一些没出名的青年书法家的字画,囤积旧书。但是每次支出一笔钱,内心总有那么一丝惶恐不安,说不清道不明,不知道是害怕这笔钱花掉我会少一顿饭钱,还是说这开销的金额,通过复利滚动会让我未来损失一大笔资产。

我并不想攒钱买车买房,但租房让我失去生活,什么都是乱糟糟了,没有心思去打理,因为我对未来并不抱有稳定的预期,我也就不会珍惜现在的环境。

想象脱离与重构,就是让自己做白日梦。我想我的前世应该是个北京城里的满族官宦大家庭里的少爷公子,养蝈蝈,盘核桃,提着鸟笼去戏园子,茶馆里面起一壶花茶,消磨余生里的一天。我不喜欢北京的天气气候,但我痴迷于北京的一些文化,处处流露着对无用之物的极致享受。

让我们拉回显示吧,反正也是没有钱,做什么北京梦。

两首诗旁边,还有另外一个笔迹的回复,跟上一位作者一唱一和:

“便是无钱又何惮,性本寡欲好偷闲,我羡青山颜不改,青山慕我曾少年。”

没错,去他的匮乏感,趁着还算年轻,还算有点钱,就应该多去享受享受低级趣味。睡觉与发呆,美食与醉酒,抽烟与洗脚,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枯北不合格的造论文手艺人。 跑步爱好者。 涉猎人文与社会科学各种文字的翻书匠,也算是研究者。 写作计划:生活杂感,读书笔记,影评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书:暧昧时刻
7 篇作品

重新发现自己的怯懦

杂感
9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