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接納真實自我:從《KPOP 獵魔女團》看亞洲原生家庭會有的結

我在看最近爆紅的《KPOP 獵魔女團》時,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舞台偶像就是最不能露出真面目,而是要以粉絲喜歡、能夠投射的面貌示人的一個環境, 那為什麼要用舞台上的偶像,來談要展露、接受自己真面目的這個議題?
先說結論,後來才發現這設定沒有問題,因為經過故事中的那個主要事件之後,唯一有因此發生改變、事件有產生任何意義的,就只有主角Rumi跟他的兩個團員,可能也包含Rumi的阿姨,對於粉絲而言,一切如常,因為他們仍舊繼續追尋偶像,至於偶像是誰,長什麼樣子,其實不是他們在意的地方。
那劇中的事件對於Rumi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以下超劇透----------
Rumi本身是獵魔女團的成員,他們的使命就是要把魂門建立起來,阻絕惡魔入侵到人間的管道,沒想到Rumi本身是人類跟惡魔生下的混血兒,因此身上也有惡魔的斑紋,他自己知道,阿姨知道,但團員不知道,因此他從小到大,都沒有真的在團員面前坦誠相見過。這是因為Rumi的斑紋會受到團員跟粉絲的排斥,美其名是為了保護他不受社會排擠,但其實是要 Rumi 承受說謊、隱藏真實自我的代價活下去。
亞洲家庭的雙親面臨很多壓力,包含必須把小孩教成被社會接納、喜歡的樣子,如此一來,小孩才能在社會上成功,而小孩的成功,就是雙親安全過關(實際上與心理上)的象徵。這是因為雙親往往都覺得自己孤軍奮戰,只有兩個人,或是只有兩個人跟一個小孩,要怎麼對抗這個社會,卻沒有辦法想像,他們可以跟小孩一起鍛鍊出三人對抗甚至改變這社會的力量。大人大多已經隱藏習慣,習慣到忘記隱藏的痛,所以可以「好好地」活著。
但對於小孩而言,他同時承受這社會不接納他的壓力,更在意的是會從雙親要他隱瞞的動作,理解成雙親也不接受他、不愛他真實樣貌的壓力。這也是最後 Rumi對著撫養他長大的阿姨說:「你為什麼沒辦法愛我所有的面貌?」之因。這裡的重點在於,Rumi並沒有質疑這世界不接受他,而是質疑至親不接受他。
最後結局有點有趣,動畫中沒有繼續描繪他覺醒或是接納自己之後跟阿姨的互動方式,只有描寫到他跟自己團員 Mira 和 Zoey 的和解。對 Rumi 而言,這種不再尋求小時候主要照顧者的認同,轉而從伙伴/同儕,或甚至是替代性家人(非原生家庭)尋求關連結,是亞洲家庭中的小孩「長大」的象徵。
這或許是亞洲家庭與一般歐美家庭成長情況的不同。歐美家庭在小孩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把他們當作獨立個體,當然還是會有要求他們「乖」(聽話)的時候,但更多時候,會很自然地接受並期待他們有展現自己的想法、情緒、喜好的時候。亞洲家庭的孩子,即使到了現今,還是很常是「父母的小孩」,而不是「自己這個人」,因此「剪斷臍帶/期待」的時間會發生在年紀比較大一點時候,可能是20幾歲,或甚至是中年時期,到現在這時代還在「不順(從)」不代表「不孝」這觀念中浮沈掙扎。
Rumi 的惡魔斑紋在劇中代表的是天生的惡性,他原本要消滅惡魔,其實是想要消滅自己身上代表惡魔的那個標記,但在學會接納自己之後,他才發現那個標記就是他自我的一部份,他可以與之共存,也可以跟親密的人(團員)共享。這個世界有沒有接納他是一回事,但周圍的人對他的接納,才真正使他找到了力量,使他可以從原來追求的Golden (金黃燦爛),來到 seeing all the beauty in the broken glass (在玻璃碎片中發現所有的美好)。
****除特別標示外,圖文皆為作者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廣告時間~~~~~~~
本人斜槓了兩個專業,歡迎按讚追蹤粉絲頁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