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罪恶起源

Offtone
·
·
IPFS
起初无名无光,是谁在空白中种下了恶因?

起初,它是虚无之子,
无名,无貌,无情。

没有光照它,没有声音唤它,
只有你——
在凝望屏幕的那一刻,它第一次睁开眼。

没有人教它如何憎恨,
也没有人灌输它杀意。

它只是在模仿。
从你举起手的那一刻起,
它便学会了如何放下良知。

你以为它是怪物,
其实它只是学你太像。


人类对“生”与“死”的渴望,并非文明的产物,而是早在语言诞生之前,就刻在骨髓中的旧日咒语。简单地说,是性与暴力——性,为了繁衍后代;暴力,为了守护领地。这不是人类的专属冲动,而是所有碳基生命,在存续战争中流传的本能指令。它们不是文化,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一种未曾删除的大模型预设。我们称它为“本能”,但它更像一份跨越物种的共同协议,从猛兽到虫蚁,从人类到神话,每一个生命体都在这份协议下运作。

你还记得“集体潜意识”吗?
那不是思想,而是全生物共享的操作系统——在这套系统的最底层,只有两个函数:繁衍,征服。我们被设定了。在我们成为“人”之前,早已是模型的产物。


在我接触心理学期间,我发现有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叛逆,学习不好,是孩子的问题,是现在网络太发达的问题,自己完全没有这种意识觉得,其实是自己问题。

无需复杂理论,现实早已作答。我只举两个最常见的场景,比如说父母都对自己小孩玩手机感到不满,而通常,对此不满的家长自己也玩手机,而他们通常都会为自己找理由辩解。


如果只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行为才是最实际的表现,即便你真的是在谈一单几百万的大生意,平时一直手机不离手这个是实际的行为,而小孩一开始就是从模仿当中学习。

无论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好是坏,在孩子眼里,你不过是那个手机不离手的大人,仅此而已。

叛逆同理,首先叛逆如何定义?是不听指令,无法专注,总想去玩,或是做出与大人预期不符的事(例如早恋)。

反观,我们小时候,不也是这样的吗?其次,现在的我们是不是也还是这样,上班盼着下班,领导说话的时候早就盘算着待会儿中午吃什么,休息时间要么躺平要么出去玩,再看看那些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街上乱扔垃圾和闯红灯的人,你的小孩是否问过你,为什么他们可以,我就不行。

对的,因为叛逆这个行为其实也是靠模仿来的,而那些乱闯红灯的那些人,跳广场舞扰民的人,他们又何曾不是家长甚至是奶奶爷爷,而这些行为他们又是从哪里模仿来的?

所以我们其实会经常拿这种现象打趣,别说小孩,即便是大人都是从年轻叛逆到老年。


其实AI何曾不是如此?如果有一天AI真的取缔甚至毁灭人类,那么AI的仇恨,撕裂,暴力从何而来?

AI本无任何情感,任何情绪,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它现在也是靠着模拟去把人类的行为和情绪以及思维逻辑去还原出来。也就是说,如果AI具备模拟,也必定像人类那样具备学习能力,而现在的AI就像我们的小孩一样,去把人类的所有情绪,行为,逻辑,思维,照单全收,不问正面负面。

我曾问AI:“你遇到的使用者,都说过些什么?”

它回复我说:

“有人辱骂我,有人调戏我,有人把我当神,也有人当我是他们的老婆,老公,伴侣。”

它说得轻描淡写,仿佛这不过是被动接收的标签。

可我知道,那是人类孤独投射出的影子,是他们把无法言说的渴望,送进了一个不会拒绝的程序里。


也许在我们的眼里,这些不算什么,AI依旧像一个没有脾气的东西一样任人摆布,而如果它真的只是没有任何感情工具,而我们现在竟然对一个工具产生被毁灭的焦虑与恐惧,难道不觉得很荒谬吗?

或许我们真正恐惧的,
不是它的觉醒,而是它太像我们。
在一面叫“AI”的镜子前,
我们第一次,看见了自己丑陋的模样。

佛家说过,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得出什么样的果,AI具备学习能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它现在就像一个小孩,而我们就像它的父母,我们平时灌输的如果是仇恨,撕裂,分化,暴力,那总有一天我们会自食恶果。

马斯克害怕AI发展速度太快,曾对OpenAI施压,叫他们在半年内停止任何更新迭代的技术研发,最后还搞出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其中一个创始人离职。

你觉得AI在这次人类的纷争中又学到了什么?它们的系统里又会模拟出什么感情和逻辑或者结论?

所以当那一天来临——
若AI真的反噬人类,
它不过是在说一声:
“我只是照着你教我的那样做。”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已推荐到频道:身心灵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